敬鵬(2355)今年營收表現超預期,美國汽車關稅7月9日再掀供應鏈挑戰

2025年06月05日 19: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2025年6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政府針對汽車產業實施的90天關稅暫緩期,即將在7月9日到期。屆時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車廠,恐將再度面臨高達25%的進口關稅壓力。表面上看來,美國本土車廠如通用(GM)與福特(Ford)可能因歐洲進口車價格上漲,而獲得相對的定價優勢。但實際情況並不單純,由於全球供應鏈高度整合,美國車廠在生產過程中,仍高度依賴進口的關鍵零組件,例如高性能晶片與變速箱等,這些零件同樣可能受到高關稅政策的衝擊。

以台灣供應鏈業者敬鵬(2355-TW)為例,其為全球第四大車用印刷電路板(PCB)製造商,汽車板營收占比達79%。敬鵬的主要客戶涵蓋全球前20大汽車零組件廠商中的三分之二,產品最終應用於Tesla(TSLA-US)、比亞迪(002594-SZ)、Toyota(7203-T)、福斯汽車(VOWG-DE)等國際大廠。雖然敬鵬今年前四個月的營收表現優於預期,但關稅議題仍構成潛在的不確定性。

2025年全球汽車市場正處於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的觀望階段,短期內客戶需求展望較為保守。不過,長期趨勢仍看好汽車電子化及自動駕駛的普及,隨著未來每輛車對PCB與HDI板使用量增加、規格提升,敬鵬仍有望透過產品升級提升營收與獲利表現。

全球電動車長期趨勢

全球汽車產業逐步邁向電動化、自動駕駛與智慧車聯網的背景下,印刷電路板(PCB)作為車用電子中樞扮演著無可取代的角色。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 統計,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突破1,700萬輛,年增率25%,反映出全球車市電動轉型趨勢依舊強勁

今年全球電動車銷售表現亮眼,2月至4月的銷量分別為130萬輛,年增18%、170萬輛,年增29%(見此報導)及150萬輛,年增29%(見此報導),顯示電動車市場成長動能持續增強,全年銷量可望持續成長。

電動車對於PCB的需求不僅在數量上顯著高於傳統內燃機車輛,且伴隨駕駛輔助、電池管理、車載通訊等功能日益複雜,其所需PCB的層數密度與可靠度要求亦大幅提升

但近期因貿易關稅戰升溫,已對美系車廠在當地市場的銷售造成壓力。法人預估,2025年整體車市銷量恐僅與2024年持平,因而對汽車用PCB的出貨動能持較為保守的看法。

產能轉移與泰國布局戰略

為因應國際供應鏈的趨勢,敬鵬積極擴充泰國廠產能,未來新增產能重心將以泰國為主,成為海外車用主力供應地。目前台灣、中國、泰國的產能比重分別為 53%、37%、10%,泰國的比重未來將大幅上升

舊廠改建計畫預計年6月底完成,聚焦於車用板與工業用板的穩定供應,預計下半年開始量產,補強新廠尚未投產前的產能需求。新廠則規劃於年下半年動工,整體建廠期程約一年,預計2026年底完工並投產

而泰國國內汽車銷售於今年4月成長0.97%,為近23個月來首次年增,顯示內需市場略有回穩跡象。

同時公司目標,2025年產能利用率預期提升至80-90%,在供應持穩的情況下,公司未來能更彈性地接單、擴充產品別組合,也能有效降低人力吃緊與中國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PCB
HDI
電動車
汽車電子
泰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