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歐元區Q1 經濟成長罕見超越美國,是短期現象還是結構轉折?

2025年05月05日 19: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5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週三發布的第一季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表現罕見地超越了美國。以年增率相比,歐元區的增速比陷入萎縮的美國高出近兩個百分點。

這是三年來首次歐元區經濟成長領先美國,也是過去十年中僅有的第五次歐元區增速超過美國超過一個百分點。

歐洲經濟成長優於美國,這一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貿易扭曲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導致美國企業為了避開四月生效的關稅而提前大量進口,進一步拉低了美國的淨貿易數據,間接抬高了歐元區的出口表現。

美國貿易不確定性仍高,復甦能否持續?

雖然由於四月的關稅政策開始實施,美國第二季的貿易壓力可能減輕,但因企業與消費者難以預測未來政策走向,整體的不確定性仍高。

川普提出的90天「對等關稅」暫停期,也讓市場不確定是否會有更多的進口囤貨行為延續至年中。

儘管GDP即時追蹤數據顯示第二季可能會出現反彈,但信心仍低迷。

美國第一季的消費支出表現尚可,但若第一波關稅真的打擊到家庭需求,那麼這樣的復甦恐難持久。四月初的消費者信心調查已顯示信心下滑至五年低點。

歐洲的利多是否能對抗全球貿易風險?

儘管歐洲同樣面臨貿易風險,但多項政策與市場動能顯示出歐洲經濟具備不容忽視的利多因素:

📌政策支撐力強:在財政與貨幣政策雙重寬鬆的帶動下,歐洲整體經濟獲得了強力支撐,相較之下,美國聯準會因通膨疑慮而暫停寬鬆政策,形同讓出部分政策空間。

📌區域內部動能多元:除了依賴出口的德國外,像是西班牙與義大利等歐元區國家的表現也相對穩健,有助於分散德國單一經濟模式所帶來的風險。

📌大規模財政刺激:德國推出規模達一兆歐元的財政刺激方案,進一步提升歐洲整體經濟的動能。

📌持續的貨幣寬鬆:歐洲央行仍維持降息與寬鬆措施,有效支撐市場資金動能與投資信心。

第一季期間,歐洲股市表現超越美國華爾街股市,創下25年來最大差距;而歐元兌美元上漲近10%,為兩年多來最佳的三個月表現,同時也是九年來表現最強勁的第一季。

進入第二季的第一個月,市場仍未出現顯著回吐,這讓投資人開始重新評估歐洲資產與美元資產的配置。

IMF仍預期美國全年領先,2026年差距將收斂?

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上週的預測中指出,美國全年經濟增長率預計為1.8%,仍高於歐元區一個百分點。

不過,這一預測是基於第一季數據發布之前,IMF同時也預測到2026年,當德國財政刺激效應完全發酵後,歐美經濟增速差距將縮小至僅有半個百分點。

對投資人而言,儘管GDP數據難以精確預測,但美國經濟政策方向不明、對全球的參與態度變動以及美元偏弱的趨勢,可能會使得市場重新考量跨大西洋資產的配置方式。

整體來看,本季歐洲超越美國的現象,雖有結構性政策的助力,但主因仍為短期貿易扭曲與政策不確定性所致。未來是否構成轉折,仍需觀察歐洲成長動能的持續性與美國政策的明朗化。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歐洲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