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大限倒數: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7月9日關稅協商期限將屆,市場密切關注是否出現更多貿易協議或進一步升級的關稅措施。
• 英國財政風險再現:因削減福利改革導致預算出現50億英鎊缺口,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急升,引發市場對財長瑞秋·瑞夫斯(Rachel Reeves)去留的擔憂。
• 美股動能反超歐股:歐洲股市年初表現領先,但近期美股受科技巨頭推動強勢回升,S&P 500 與 STOXX 600 年初至今漲幅差距快速收斂。
• 穩定幣法案進入最後關鍵:美國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在眾院過關後,將進入參議院審議,市場預期將對美元主導的數位資產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全球市場正面臨多重敏感事件,包括美國關稅政策的走向、英國財政不確定性升高,以及穩定幣監管立法的進展。這些發展將牽動市場情緒。
關稅協議進展關鍵期
距離川普設定的7月9日協商期限僅剩數日,市場高度關注是否有更多貿易協議出現。目前僅與英國和越南達成初步共識,其餘180多個貿易夥伴仍懸而未決。
川普週日表示,美方正接近與多方完成協議,並將對未達成共識者發出調漲通知,8月1日生效。儘管市場期待可能延後加徵時間以便協商,但川普已表明「不打算延長期限」,甚至對日本放話可能課徵高達30%或35%的關稅,遠高於4月原本宣布的24%。
英國預算動盪引爆債市
英國政府近期決定縮減一項爭議不小的社福改革,造成預算出現50億英鎊缺口,加上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在國會的明顯情緒反應,引發市場恐慌,債券遭到大量拋售。
10年期英國公債殖利率一度飆升21個基點,英鎊走貶。所幸首相Keir Starmer公開力挺Reeves後,市場情緒才逐漸回穩。
然而Reeves的施政空間已所剩無幾,今年稍晚可能不得不提高稅負。英國家庭壓力沉重,預計本週將公布的房價、汽車銷售與經濟成長數據,可能進一步揭露英國經濟裂痕。
歐股領先優勢縮小
2025年原本被看好是歐洲股市表現突出的年度。原因在於美國政策走向不穩,加上德國啟動罕見的財政刺激,這兩項因素吸引大量資金流入歐洲市場。
歐元仍受到不少投資人青睞,不過從股市表現來看,華爾街正逐步追趕上來。
目前為止,歐洲STOXX 600指數上漲7%,僅比S&P 500略高。而這個差距,在3月時還有10個百分點之多,可見雙方表現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
美國科技股近期表現強勁,是拉近差距的主要原因,這點是歐洲市場難以追趕的。以Nvidia為例,其市值在上週四一舉突破3.92兆美元,堪稱代表性標竿。
如果川普接下來的貿易政策更偏向美國、或對歐洲構成壓力,那麼華爾街今年很有可能在整體表現上超越歐洲市場。
圖片來源:S&P Global
穩定幣監管新篇章
美國眾議院已完成「GENIUS Act」穩定幣法案初審,預計即將送交參議院與川普簽署。
穩定幣目前市值約2,500億美元,未來數年若法律環境明確,規模可望倍增至5,000億~2兆美元。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潛在風險,特別是:
🔺新興市場擔憂出現「美元化」與資本流動失控
🔺工業國家則關注私人發行機構的風險與貨幣主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