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市場靜待政策明朗:美國稅改與支出法案於參議院展開辯論,但因共和黨內部仍有歧見,市場反應相對平淡,債市維持觀望態度。
• 降息預期升溫:近期Fed官員釋出鴿派訊號,加上通膨趨緩,美債殖利率普遍下行,聯邦基金期貨顯示9月降息機率逼近九成。
• 銀行監管鬆綁引資金回流:Fed放寬SLR補充槓桿比率規則,預期將推動大型銀行加碼購買美債,為殖利率提供下降動能。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聯準會態度轉為鴿派,加上放寬銀行資本規則,正逐步引導市場走向觀望氣氛與利率下降趨勢。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落至近兩個月低點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至4.234%,創5月初以來新低,儘管整體第二季仍上升74個基點,為2024年底以來最大單季漲幅。
另一方面,2年期殖利率下滑至3.723%,反映市場對短期利率走低的高度期待。根據Fed Watch工具,市場預估7月降息機率為21%,9月降息機率則高達94%。
儘管週末川普總統提出的大規模稅改與支出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正式進入辯論階段,但債市反應冷淡,投資人更聚焦於本週將公布的6月非農就業數據。
降息預期升溫、Fed監管鬆綁釋出利多
市場目前的主要關注點落在政策變數與聯準會的態度轉變上。首先,稅改與支出法案雖已進入參議院辯論程序,但由於共和黨內部分歧依舊,通過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市場對於可能擴大財政赤字與通膨壓力保持警戒,也因此債市反應相對保守。
另一方面,聯準會近來鴿派訊號頻出。包括理事Waller與副主席Bowman都釋出支持下半年降息的立場;財政部長Bessent更直言通膨已趨緩,預期利率將進一步下降,並批評聯準會2022年急速升息為「巨大錯誤」,進一步強化市場對政策轉向的預期。
同時,Fed上週批准鬆綁補充槓桿比率(SLR)規則,使大型銀行的資本要求與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角色直接掛勾。這項改革預料將促使大型銀行擴大對美債的持有規模,進一步壓低殖利率水準,為債市提供新的資金動能。
📌補充槓桿比率(SLR):衡量銀行是否持有足夠資本來支撐總資產的監管指標,不論資產風險高低都納入計算。放寬SLR規定能降低銀行持有美債的資本壓力,鼓勵更多買盤進場。
未來展望
未來數日市場將聚焦於6月非農報告與失業率數據,一旦數據疲弱,將進一步強化降息預期。此外,銀行監管放寬若帶動金融機構加碼美債,亦將延續殖利率走低趨勢。
在政策與基本面雙重支撐下,美債利率有望持續走低,惟需警惕一旦法案落地或數據意外強勁,可能引發殖利率短線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