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亞馬遜 Amazon 倉儲自動化進入新階段:機器人數量逼近人力,物流效率再創新高

2025年07月01日 18:1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Amazon

2025年7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倉儲自動化比例持續攀升,Amazon(AMZN-US) 宣布其全球物流設施中的機器人數量已突破 100 萬台,正邁向「人機數量持平」的關鍵門檻。這不僅是技術部署的量化成果,更標誌著物流現場正在進入以自動化為主體的新作業邏輯。進一步來看,這項變化不僅反映企業內部流程的再設計,也揭示來自終端市場對更高速、更穩定的物流表現與整體交付品質及強烈需求。

倉儲機器人部署規模創新高

Amazon 表示已有約 75% 的全球出貨流程都是透過機器人系統參與協作,顯示自動化已逐步滲透至大多數日常履約環節中。這標誌著 Amazon 長達十多年自動化進程已進入新階段,涵蓋範圍從貨物搬運、分類、包裝到出貨等核心作業流程。

根據官方報導指出,Amazon 正將自動化應用從單點導入擴展至流程整合。公司新一代機器人 Vulcan 配備觸覺感應技術,能從多層貨架中精細取物;其他自走式設備則可在無人環境中獨立導航,並具備避障與協同能力,反映物流現場正由單機操作轉向多設備協作。

然而,為了解決「機器人越多,現場調度越亂」的痛點,Amazon 在近期推出一套全新 AI 模型 DeepFleet,主動接管所有機器人的移動協調與任務指派。這是首次由 AI 系統主導物流機器人的路徑規劃與任務排程。DeepFleet 能即時協調倉儲場域內的機器人行進路線,簡單來說它是一套讓機器人們能夠「有秩序地一起工作」的智慧控制系統。透過內部物流數據與 AWS 工具(如 SageMaker)進行學習與優化,導入後整體包裹移動效率提升約 10%。部分據點如路易斯安那州 Shreveport 設施,因整合先進機器人與 AI 排程系統,其包裹處理速度較其他據點快了 25%。

人力配置重組平均產能顯著提升

伴隨自動化程度提高,Amazon 的倉儲人力密度也出現下降趨勢。根據相關報導指出,2023 年,Amazon 每座物流設施的平均員工人數降至 670 位,創下 16 年來新低;但相較之下,每位員工年均處理的包裹數自 2015 年的 175 件,已大幅提升至 3,870 件,顯示單位人力產能顯著上升。

雖然公司總員工數仍維持在約 156 萬人,但 Amazon 表示,未來將透過自動化與 AI 系統持續優化流程,並逐步縮減人力規模。部分倉儲崗位亦從搬運轉向監控與維運等技術職位,對應薪資結構亦有所變化。例如,Amazon 內部表示,已有逾 70 萬名員工完成技能轉換訓練,包括機器人操作、機電維修與 AI 監控。某些轉任遠端監控人員的員工,其薪資約為原始崗位的 2.5 倍。

即時履約需求升溫,促進當日交付能力

部分新建設施專為「當日配送」而設計,其場域規模較小、人力配置精簡,並採取密集自動化佈局。透過更靈活的儲位安排與機器人搬運流程,公司可實現更快的商品周轉與交付速度。

這一變化對應的是市場對於「即時履約能力」的高需求。商品種類多樣化、小量高頻訂單成為主流,使企業需具備更快速與準確的物流反應能力。

Amazon 執行長 Andy Jassy 表示:「公司正積極擴展 AI 在庫存配置與需求預測上的應用,以進一步提升整體物流系統彈性與效率。」

*圖片為 Amazon 倉儲中心的一角,畫面中可見由 Amazon Robotics 系統自動導航的儲物架正在倉庫內移動,呈現出高度自動化與流程最佳化的物流作業場景。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倉儲
自動化
Amazon
物流
AWS
AI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