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走軟與中國需求改善預期支撐,週五國際銅價小幅上揚,本週有望收漲。
價格變化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 8 月 8 日 01:45(台北上午 09:45),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上漲 0.1%,報每公噸 9,696 美元;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主力銅合約則持平於每公噸 78,400 元人民幣(約10,911.93 美元)。
(圖片來源:【金屬行情】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中國需求與美元走勢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7 月出口表現優於預期,製造商利用中美之間脆弱的關稅休戰期加快出貨。同月中國未鍛造銅及銅製品進口量達 48 萬公噸,較 6 月增加 3.4%,雖增幅較 6 月的 9%放緩,但仍反映需求穩健。分析指出,放緩主因包括價格不利及供應緊張,部分貨源已提前運往美國以避開進口關稅。
銅精礦進口則達 256 萬公噸,較 6 月增加 8.9%,主要受中國冶煉業處於創紀錄生產高峰,以及部分新冶煉廠持續投產帶動,顯示對原料需求依然強勁。此外,進口量在 7 月中旬出現回升,原因是中國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基準價,吸引更多進口。
同時,7 月中國出口未鍛造鋁及鋁製品(包括原鋁、鋁合金及半製成品)共 54.2 萬公噸,高於 6 月的 48.9 萬公噸。
另一方面,美元指數下跌 0.4%,讓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其他貨幣持有者更具吸引力。
市場觀點與後市觀察
智利 El Teniente 銅礦上週發生致命坍塌後,營運商 Codelco 已向監管機構申請部分復產。ANZ 分析師指出,短期內礦山供應中斷恐推高銅現貨價格,並壓低冶煉費用,中國精煉銅進口需求可能進一步增加。市場後續將關注中國進口趨勢能否延續,以及智利礦山復產進度對全球供應的影響。
其他基本金屬動態
其他金屬方面,LME 鋁價小跌 0.1%,至每公噸 2,607.50 美元,鎳價上漲 0.1%,至 15,120 美元;鉛價下跌 0.1%,至 2,006.50 美元;錫價小跌 0.1%,至 33,700 美元;鋅價上漲 0.3%,至 2,819.50 美元。
SHFE 市場中,鋁價下跌 0.5%,報每公噸 20,670 元人民幣;鎳價下跌 0.4%,至 120,900 元人民幣;鉛價上漲 0.1%,報 16,865 元人民幣;錫價持平於 267,480 元人民幣;鋅價持穩於 22,535 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