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短缺危機真的解除了嗎?7月出口驟降23%,供應鏈仍暗藏斷鏈風險!

2025年08月07日 16: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中國7月稀土出口量出現明顯回落。根據中國海關總署8月7日公布的初步數據,當月稀土出口量為5,994.3公噸,較6月(7,742.2公噸)大減23%,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成長21.4%。今年6月出口量曾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使得7月的下滑格外受到關注,不確定是因為稀土需求在6月被提前滿足了,還是因為中國對特定行業的管制又重現。

目前尚未公布進一步的出口細項,包含應用於磁鐵的產品數據,預計將於8月20日公布。

累計來看,2025年1月至7月,中國稀土出口總量達38,563公噸,較2024年同期成長13.3%。雖然以年為週期來看稀土的供應並沒有明顯短缺,只是被拿來當作談判的籌碼。但是供應斷斷續續,還是可能造成了供應鏈的困難,比如說交期會拉長。

此外,看整體稀土出口數據可能也不準,根據道瓊社報導,中國對涉及國防用途的出口仍維持高度限制,這些限制措施導致價格飆升。業界交易商透露某些材料價格是過往的5倍以上,其中用於高溫戰機引擎磁鐵製造的金屬釤(Samarium)報價已達正常價格的60倍。

受波及的恐不只國防軍工行業

不僅美國軍方面臨稀土供應受限的衝擊,凡是與國防訂單有所牽連的民間企業,也難以置身事外

以位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電動馬達製造商 ePropelled 為例,該公司專注於設計先進馬達、發電機與電源管理系統,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載人與無人飛行器(UAV)、電動車(EV)及泵浦市場。近期,該公司表示其中國供應商遭到中國政府要求,須提供包括產品設計圖、客戶名單與產線照片等敏感資訊,以確認相關磁鐵產品不會流向軍事用途。ePropelled 選擇拒絕配合,結果遭遇磁鐵出貨暫停,導致所有客戶訂單被迫延後1至2個月交貨。

此一案例凸顯,即使企業並非專營國防產業,只要其產品可能間接應用於軍工領域,若拒絕配合中國的審查要求,便可能面臨出貨中斷的風險。在審查標準未明、執行缺乏透明的情況下,不管中國公布出口數據如何,對於某些公司產業鏈來說,實際情況仍不透明。

台灣供應商概況

在台灣,電動車馬達是大同(2371-TW)馬達事業部的核心產品之一,產品應用涵蓋電動巴士及其他電動載具,目前正積極擴大市場佔有率。由於稀土為最上游的關鍵原材料,近期馬達的交期是否出現延長,仍值得後續觀察。

與此同時,台灣水泵領導品牌大井泵浦(6982-TW)也在積極投入資料中心冷卻應用市場,近期展出新一代採用永磁馬達的 TPMS 多段離心式泵浦系列,主打提升能源效率。雖然大井目前以本土供應鏈為主,尚未受到中國出口限制的直接衝擊,但考量永磁馬達上游原料涉及稀土,未來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地緣政治風險,仍需審慎關注後續稀土供應鏈情況。

各國加速研發「不需要稀土」的馬達

無刷直流馬達(BLDC)與永磁同步馬達(PMSM)常使用釹鐵硼(NdFeB)稀土磁鐵,廣泛應用於電動車、泵浦馬達、航空航太等高效率應用。唯有感應馬達不需要用到稀土,因為它主要靠電磁感應運轉,不需要磁鐵,所以不使用稀土材料。

最近印度公司Basil Energetics就展示了一款無需使用稀土磁鐵的感應馬達,可應用於電動機車甚至未來的四輪電動車。該公司在日本測試中證明,這類感應馬達在效率上可媲美使用稀土磁鐵的無刷直流馬達(BLDC),並具有相同的功率重量比。此技術的關鍵在於對馬達設計的優化,例如精確調整定子與轉子槽的尺寸、控制頻率(如提升至60Hz以降低重量)等,以減少能量損失並提升效率。此外,感應馬達具備更高的耐熱性,因為在高溫(如150至180°C)下,傳統磁鐵會失磁,而感應馬達不會受影響,進一步增強其在車用與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這項研發為降低對稀土磁鐵依賴提供了具體且可行的替代方案。

印度電動機車製造商Ola Electric也宣布將自下季度起,全面採用不含稀土磁鐵的馬達,以因應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的關鍵材料供應壓力。該公司自數年前即開始研發無稀土馬達,並在2025年4月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後加速該專案。Ola表示,這些新馬達可維持相似性能,且成本更低,有助於確保業務持續營運。儘管公司仍保有合理庫存,並從兩國採購稀土磁鐵以維持靈活性,但由於無需依賴中間馬達供應商,能迅速轉換與擴充替代來源。

然而,美國能源部則對感應馬達持保留態度,先前曾公開表示,這種馬達或許能用於泵浦馬達,但是否足以應用於未來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方面仍有疑慮。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稀土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