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政府的簡報,川普政府主導的「黃金圓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將採用四層防禦架構,一層太空系統與三層陸基系統,並計劃在美國本土、阿拉斯加與夏威夷部署共11套短程飛彈防禦陣地。
這份以「Go Fast, Think Big!」為題的簡報,上週在阿拉巴馬州杭茲維爾向3,000名國防承包商展示,揭示了此計畫的高複雜度與雄心勃勃的2028年完成時限。
雖然初估總成本為1,750億美元,但發射器、攔截器、地面站及飛彈陣地的具體數量仍未確定。目前,美國國會已於7月通過川普的稅收與支出法案,撥款250億美元,另在2026年總統預算中預留453億美元。
四層防禦設計
「黃金圓頂」靈感源自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但因需防禦的地理範圍與威脅種類更廣,系統規模遠超鐵穹。簡報指出,系統將由四個整合層組成:
- 第一層為太空層:透過衛星負責飛彈預警、追蹤與防禦。
- 第二層為上層防禦:將部署「下一代攔截器」(NGI)及終端高空防禦系統 THAAD、神盾系統 Aegis,並計劃在美國中西部新建大型飛彈基地。
- 第三層為中層防禦:升級現有的地基中段防禦 GMD 網絡,該網路目前是美國對抗其他國家洲際彈道飛彈的主要防護系統。目前據點位於加州南部與阿拉斯加,未來將增加第三據點。
- 第四層為下層防禦:包含愛國者 Patriot 系統、新型雷達與可發射現有及未來攔截器的「通用發射器」,具備模組化與可移動性,可快速部署至不同戰區。
面臨技術挑戰
簡報指出,跨系統「擊殺鏈」(kill chain)的通訊延遲是計畫中的主要挑戰之一。參與的承包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 (LMT-US)、Northrop Grumman (NOC-US)、RTX (RTX-US)與波音 (BA-US) ,但未提及曾競標的馬斯克旗下 SpaceX,以及軟體公司 Palantir (PLTR-US)與國防系統製造商 Anduril。
另一項重要目標是攔截飛彈於「助推段」(boost phase),即飛彈進入大氣層前的上升慢速階段。簡報同時提到,美國雖已建造攔截器與再入載具(re-entry vehicles),但尚未製造能在重返大氣層時承受高溫並同時鎖定敵方飛彈的載具。
根據國防部長簽署的備忘錄,太空軍上將 Michael Guetlein 於7月17日接手該專案後,需在30天內組建團隊、60天內提交初步系統設計、120天內提出完整實施計畫,內容將涵蓋衛星與地面站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