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日本製造業十三個月來首見回升!美國關稅仍添變數

2025年07月01日 1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7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本日公布的私人企業調查顯示,日本製造業在今年六月首次出現成長,結束了長達十三個月的萎縮期。雖然生產活動出現復甦,但整體需求依然疲弱,新訂單再度下滑,反映市場仍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的干擾。

生產指數首度回升,景氣突破臨界點

根據au Jibun銀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終值顯示,六月指數從五月的49.4上升至50.1,雖然略低於初值50.4,但已突破50的景氣榮枯線,為2024年5月以來首次顯示擴張。

在各細項指數中,工廠產出於六月出現成長,終止連續九個月的萎縮。企業表示,對未來需求改善抱持希望,因此增加生產;另有部分廠商指出,近期產量提升主要是為了消化積壓的訂單。

未來展望轉佳,企業增產增人力

調查亦顯示,反映未來產出預期的子指數攀升至五個月高點,而就業人數也連續第七個月增加。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經濟副主任Annabel Fiddes表示:「最新PMI數據顯示,日本製造業在六月面臨的需求環境仍具挑戰性,國內外銷售皆持續下滑。

她指出:「不過,企業對未來展望更為樂觀,這也促使他們在一年來首次提升產能與增聘人力。」

Fiddes補充表示,日本若要實現製造業的持續復甦,仍須仰賴客戶需求的穩定回升,而目前這股需求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壓抑。

新訂單持續下滑,美國關稅成隱憂

調查中顯示,新訂單已連續第二十五個月下滑,跌幅較五月更快。自2022年2月以來,新出口訂單亦持續疲弱。部分企業提到,美國關稅政策前景不明,特別是對於晶片與汽車產業的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為保護日本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與整體經濟,政府正積極與美方協商,希望獲得免除25%汽車關稅的待遇。

此外,調查也指出,原物料、勞工與能源價格上漲,導致投入與產出價格指數雙雙上升,顯示成本壓力仍然存在,通膨風險未解。企業如何應對這波成本上升,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之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日本
PMI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