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 (2377-TW) 近年加速從傳統代工轉型為品牌主導企業,目前自有品牌營收已超過九成,並在電競筆電、顯示卡與主機板等核心市場維持領先地位,奠定跨入 AI 與機器人領域的品牌與技術基礎。
同時,不僅深耕 PC 零組件,更積極拓展 AI 伺服器、AMR 自主移動機器人、工業電腦、EV 充電樁與 AIoT 等新事業,並透過與 Mercedes-AMG、Red Bull、CAPCOM 等國際品牌合作,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
微星伺服器業務正由 ODM、OEM 代工模式,逐步轉向自主設計與白牌供應,鎖定 Tier2 雲端服務商與企業市場,以避開與一線客戶品牌的正面競爭,建立差異化定位。
自 2022 年起積極投入 AI 伺服器領域,2025 年下半年起 AI 伺服器產品陸續出貨。2025 年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約 3-5%,2026 年目標翻倍成長,未來三到五年每年成長 50-100%。
2025 年微星全面啟動 NVIDIA RTX 50 系列顯示卡與新一代電競筆電的新品循環,涵蓋高階至中階市場,強調 AI 運算能力與遊戲效能。這波新品效應推升顯示卡、主機板與筆電出貨動能,法人預估全年營收與獲利皆可望呈現雙位數成長。
從第二季起,新品滲透率已達 60-70%,帶動 ASP 與毛利率同步提升,預估 2025 年 9 月後整體產品線將以新產品為主,持續推升電競業務。隨著 RTX 50 系列帶動,加上 3A 遊戲大作上市與 AI PC 需求提升,電競筆電及顯示卡出貨年增率均可望達雙位數,高階產品比重上升也有助於毛利率改善。
微星預計於 2025 年 10 月推出搭載 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 的桌上型 AI 超級電腦,鎖定教育、醫療、金融及智慧工廠等邊緣運算場景,強調高效能 AI 核心運算能力與空間優化設計。
並積極布局 AMR 自主移動機器人業務,目前聚焦台灣、美國與日本市場,預計 2026 年拓展至德國與荷蘭,AMR 年複合成長率約20%,公司設定目標為高於平均水準,預期於 2026 年起可開始注入獲利。微星 AMR 產品具備軟硬體整合、精準導航與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已成功切入美國市場,與日系電子與半導體客戶進行 POC 驗證,後續動能可期。
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統計,2025 年第二季營收季增 14.5%、年增 31.4%,上半年營收年增 21.8%,創下歷史新高。雖然毛利率受台幣升值與成本增加影響略低於預期,但隨著新品貢獻提升,下半年毛利率有望回升。法人預估,2026 年在 AI 伺服器放量出貨與電競產品需求持續成長驅動下,營收與獲利將同步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