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副主席(監管業務)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在堪薩斯銀行家協會的演說,為今年美國貨幣政策的走向投下了強烈信號——她明確表態,近期疲弱的就業數據不僅驗證了勞動市場的脆弱性,也讓她對「今年降息三次」的預測更加堅定。
回顧7月的非農就業報告,失業率升至4.2%(鮑曼甚至形容「接近4.3%」),更關鍵的是,過去三個月的就業增幅經修正後平均每月僅增加3.5萬人,遠低於經濟穩定所需的約10萬人水準。對比上半年「溫和增長」的表現,這幾乎是急煞車的節奏。鮑曼直言,如果在7月會議就採取降息行動,將可更主動防範勞動市場與經濟活動的進一步下滑。
目前,聯準會的基準利率依然維持在4.25%至4.50%的區間,這是自2024年12月以來的固定水平。上個月會議中,鮑曼與理事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是唯一支持降息的兩位官員。反對派則擔憂,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再度推高通膨,使降息變得冒險。然而,鮑曼的觀點是,近期通膨已顯著降溫——扣除關稅影響後,核心PCE年增率已「接近2%目標」,低於6月的官方讀數2.8%。再加上川普政府的減稅與放鬆監管措施,足以抵消關稅帶來的物價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鮑曼認為美國房市需求正處於金融危機以來最疲弱的階段,而勞動市場也已不再推升通膨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由中度緊縮逐步回到中性政策」,可以降低未來在勞動市場急劇惡化時,被迫大幅度降息的風險。
對市場而言,鮑曼的發言不只是政策觀點,更像是一次前瞻指引:9月、10月、12月的三次會議,若經濟與就業數據沒有出現反轉,她很可能在每一次會議都投下「降息」的一票。這對資本市場、企業融資成本,甚至全球資金流向,都是不容忽視的訊號。
畢竟,當勞動市場的裂縫已經出現,政策的遲疑有時比行動更危險。2025年的聯準會,或許正處在一場「搶在衰退之前出手」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