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6月服務業活動擴張速度降至近九個月來最低水準,主要因為內需疲弱、外部貿易環境不穩,導致新出口訂單大幅減少,這一現象突顯出中美貿易關係雖暫緩緊張,但整體經濟情勢仍不容樂觀。
根據週四公布的財新/標普全球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指數自5月的51.1下降至50.6,創下自2024年9月以來最緩慢的擴張速度。儘管仍處於50以上、顯示活動持續擴張,但顯示增速明顯減弱。
這一數據與中國官方PMI相當一致,後者6月報50.1,略低於前一月的50.2,顯示服務業整體活動略為降溫。
📍財新PMI更能反映中國小型、出口導向企業的實際狀況,而官方PMI則主要追蹤國有與大型企業。
是哪些壓力導致需求疲弱?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Wang Zhe指出:「近期主要總體經濟指標呈現分化趨勢,部分消費領域表現優於預期,但投資與工業生產增速明顯放緩。」
他進一步強調:「我們必須正視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且複雜,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仍未根本解決。」
中國經濟目前持續面臨通膨壓力加劇與房地產市場危機延燒,這些因素不僅壓抑內需,也削弱經濟成長動能。
儘管中美雙方近期就貿易框架達成協議,但分析人士預期美方關稅將維持在歷史高位,對中國出口商造成長期壓力,促使中國政府尋求開拓其他海外市場或刺激國內需求。
服務業擴張動能明顯受限
6月供應與需求雙雙增速放緩,新訂單指數下降,而受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服務業出口業務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下降幅度為自2022年12月以來最大。
企業對人力資源規劃趨於保守,服務業就業指數在上月短暫上升後於6月再次下滑,導致未完成業務積壓達一年來最高水準。
由於投入成本上漲幅度放緩,加上市場競爭激烈,6月服務業產出價格出現逾三年來最大幅度的下降,反映出企業為保市場佔有率而調降價格的壓力正在加劇。
雖然整體服務業情緒仍維持正面,但企業對未來展望與5月相比變化不大,顯示信心回升仍需更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