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3.08.27

【電動車產業】中國電動車品牌大軍入侵歐洲市場,能贏嗎?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在本土市場已超越外國品牌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積極進入歐洲市場,同時也碰到了不少新問題。

這些製造商,如BYD、Nio以及SAIC的MG,除了要面對歐洲對中國製品的刻板印象、高進口成本以及不成熟的市場之外,還有更多的挑戰。

但他們已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Inovev汽車顧問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至今,8%的新電動車銷售在歐洲是由中國品牌推出,相比去年的6%和2021年的4%已經有所增加。

而根據Allianz的預估,到2025年,至少有11款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將在歐洲上市。

Stellantis集團的CEO Carlos Tavares警告,歐洲可能會面臨中國低價電動車的"侵襲"。

註:Stellantis是由Fiat Chrysler(飛雅特克萊斯勒)和法國PSA Peugeot(寶獅)於2021年合併而成。

但在競爭中,歐洲汽車製造商也正在推出新款電動車並尋求降低成本和價格。

中國汽車製造協會副秘書長陳世華上週警告,中國製造商在其擴張策略中可能過於分散。

中國品牌在歐洲的主要競爭優勢是價格。但在歐洲,因為運輸、稅收、進口關稅以及認證成本的增加,他們的價格優勢可能會受到影響。

儘管品牌如MG在歐洲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小鵬汽車和Nio等品牌仍需努力建立消費者信任。

2022年由YouGov對1,629名德國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僅有14%的人知道BYD,這是全球僅次於特斯拉的第二大電動車製造商。共有17%的人聽說過高檔品牌Nio,而10%的人知道吉利的Lynk & Co和8%的人知道小鵬汽車。

在知道Tesla的95%的消費者中,有10%的人會考慮購買一輛作為他們的下一輛車,調查顯示。但是在那些知道中國品牌的人中,1%或更少的人會考慮購買一輛。

有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歐洲消費者並不熟悉中國的電動車品牌。為了贏得消費者的信心,一些中國品牌已努力獲得了歐洲的五星安全評級。

最後,中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商GAC,已經在米蘭設立設計部門,以更好地了解和適應歐洲消費者的需求。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