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美雙方宣布暫停90天關稅行動後,基本金屬價格強勢反彈。5月14日LME銅價一度達到每公噸9,664美元、創下近一個半月新高,鋁、鋅等金屬同步走強。
政策風向牽動全球金屬價格
今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告對所有國家徵收對等關稅,引發市場恐慌並導致銅價在隔日大幅下滑。隨著美中兩國達成協議,暫停關稅報復,市場情緒逐漸趨穩,投資人回避風險的態度有所緩解。美國與中國分別同意將銅進口關稅降至30%與10%,為期90天,短期內有助於緩解緊張情勢,但後續走向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高盛上修中國2025年GDP預測至4.6%。同時,中國4月社會融資總額年增8.7%,創13個月新高,反映政府加速發債、資金流入基礎建設與產業鏈,被視為未來工業金屬需求的前瞻指標。兩者皆為金屬市場帶來進一步支撐。
金屬價格與庫存
5月14日LME各金屬狀況:
🔸 銅價曾觸及每公噸9,664美元,創4月2日以來新高。
🔸 鋁價曾至每公噸2,543.5美元,也創4月以來新高。
🔸 鋅、錫、鎳等金屬同步上漲,顯示市場情緒回穩。
投資人對政策預期轉向,資金自黃金等避險標的流出,轉向工業金屬市場。美國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也助攻美元走弱,提升美元計價商品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COMEX銅期貨與LME之間的價差曾因加稅預期在3月下旬擴大至18%,近期隨著市場恐慌緩解,已降至約10%。此外,美國為規避未來潛在關稅而提前進口銅原料,導致COMEX庫存自2月底暴增77%,至16.5萬公噸,形成所謂的「無稅緩衝庫存」。
鋁市場也出現供應吃緊跡象,LME鋁現貨與三月期合約的價差轉為正值(升水),為3月以來首次,反映短期市場需求強勁。
利多背後仍藏風險
儘管近期市場情緒回穩、資金回流金屬市場,但未來仍有兩大關鍵不確定性:
1. 美國針對進口銅加徵關稅的調查仍在進行,尚未明確排除實施可能。
2. 中國雖大舉投入資金、社會融資創13個月新高,但實際能否轉化為有效的需求仍需觀察。
另一方面,市場也關注銅礦供應快速增加帶來的壓力。根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最新預測,2024年的全球銅市供給過剩將上修至近30萬公噸,為原先預估的兩倍,主要是因為南美礦區產量回升。短期金屬價格雖已反彈,但COMEX與LME價差是否持續收斂、庫存是否過度堆積,都將成為後續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