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每年回收6.5億英鎊?英國政府節能工程如何撬動財政與產業雙效益?

2025年05月15日 14: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5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全球逐步進入「電力為王」的新時代,從資料中心到電動車無不推升用電需求,能源轉型不再只是環保選項,更是經濟與財政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英國政府近期宣布投入6.3億英鎊,為全國數百處學校、醫院與文化機構進行節能升級,包括安裝熱泵與太陽能板等措施。

全球進入「電力高峰期」,公共部門成為脆弱環節

國際能源署(IEA)在2024年底的報告中指出,全球電力需求正以年增3.4%的速度快速攀升,主要推手包括電動車擴張、資料中心擴建以及氣候變遷下的極端溫差導致冷暖氣使用激增。

在英國,學校、醫療機構與社區設施長年仰賴傳統燃氣鍋爐與耗能系統,導致其能源效率偏低,對能源價格波動的承受力相當有限。

自2022年起,英國天然氣與電力價格飆漲,更讓許多地方公共設施被迫壓縮預算、關閉非必要服務。

這次節能升級政策,實際上就是對這場能源壓力危機的回應,目的是強化基層設施的抵抗力,降低未來能源帳單對財政的衝擊。

節能投資作為公共財政優化工具

這筆6.3億英鎊的投資,表面上是支出,實則是公共財政的「效率升級」。

根據英國能源安全與淨零部門(DESNZ)的說法,這項投資可望在12年內為政府每年節省約6.5億英鎊能源支出,累計回收金額將超過78億英鎊,投資報酬率極具吸引力。

這種由節能創造現金流的模型,正在全球逐漸取代傳統補貼制。與其持續為公共部門提供「高電價補貼」,不如一次性投資於設備升級,讓節能成為長期財政自主的工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如Northumbria NHS Foundation Trust醫療機構,獲得超過1,400萬英鎊,用於淘汰兩處化石燃料系統,改以高效率熱泵運作。

建築節能帶動綠色產業新動能

除了節能節費,這波建築升級工程也帶動綠色經濟鏈。從設計顧問、安裝技術人員,到熱泵與太陽能模組的本地供應商,整體帶動就業與內需循環。

尤其熱泵在英國的普及率遠低於歐陸,這次大規模安裝可望推升規模經濟,壓低未來設備成本,也讓技術更成熟,有利民間住宅後續跟進。

節能工程能否成為全球模式?

英國的作法提供一種公共建設節能的新範本:透過一次性高額投資,減少長期補貼負擔、提升系統穩定性,同時達成碳中和目標。

然而是否適用於其他國家,仍視各地能源結構與建築狀況而定。

以德國為例,其節能工程更多倚賴住宅補貼與綠建築法規,而非針對公部門大規模改造。美國則在《通膨削減法案》(IRA)後擴大對學區與地方政府的綠建築融資,但多採「貸款+稅賦優惠」混合模式。

因此,英國這種「直接出資+集中治理」的策略,在某些高電價、基礎設施老化的國家,或許是一種具啟發性的選擇。

結語:節能不只是環保,更是預算管理的智慧

這場以公共建築為起點的節能升級行動,讓人重新思考節能的意義。它不只是碳中和或環境保護的手段,更是財政穩定、能源安全與產業轉型的交集點。

當電力成為未來社會最關鍵的資源,「用得少」與「用得聰明」,將成為每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電力
電網
太陽能
再生能源
英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