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最近針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政策出現重大調整,不只是讓中國電商重拾對美出貨的機會,也為整個航空貨運市場帶來新的動能。
尤其對那些本來就靠空運出貨的電商平台,以及擁有貨機運能的航空公司來說,這波政策調整堪稱是一場久違的「政策紅利」。
關稅調降+從量稅不漲:政策鬆綁打開市場縫隙
美國白宮最新行政命令明確指出,針對來自中國、香港與澳門地區、單件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稅制出現大幅鬆綁,包括:
郵政寄送
🔹關稅從原本的 120% 調降至 54%
🔹每件包裹的固定費用仍維持 100美元
🔹原訂 6月1日調升至200美元的計畫已取消
商業快遞(UPS、FedEx、DHL)寄送
🔹關稅從 145% 調降至 30%
🔹包含:10% 的全球基本關稅 + 20% 涉及鴉片危機的附加關稅
這波稅改措施,象徵美中貿易衝突的暫時緩和,也大幅減輕中國跨境電商對美出貨的成本壓力,儘管54%的稅率仍不算低,但對比過去高達三位數的課徵標準,已為跨境出貨打開新的通道。
電商補貨潮湧現,空運市場將迎來價量齊揚
這波關稅調降,最直接受惠的就是像 Shein、Temu 這類主打直送美國消費者的中國電商平台,這些平台的核心優勢在於商品更新快、出貨速度高,但先前因為高關稅壓力,很多出貨計畫都暫緩甚至停擺。
現在關稅壓力減輕,這些電商勢必會迅速補貨、搶占空運艙位,由於空運艙位本來就有限,一旦出貨量回升,將立刻推高運價。
對航空貨運和物流業者來說,這不只是貨量回升而已,更重要的是議價空間會隨之提升,營收和獲利都有機會同步提升。
航空業三大利多同時發酵:華航(2610-TW)、長榮航(2618-TW)可望受惠最大
這波政策變動與宏觀經濟條件的結合,為航空業帶來三項結構性利多:
✅ 小額包裹稅負下降:讓原本緊縮的跨境貨運市場有機會恢復,航空公司貨量回升、每噸收益也會跟著提高。
✅ 新台幣升值:航空公司很多營運成本(像是油料、維修)都是用美元計價,台幣升值等於成本下降,加上國人出遊意願上升,客運和貨運雙雙受惠。
✅ 國際油價走跌:燃油是航空業最大支出之一,這波油價走低,對航空公司的財務結構是一大正向刺激。
特別是台灣的華航和長榮航,不但有完整的貨機運能,也正值客運市場回溫,這波政策和宏觀變化搭配起來,對這兩家航空公司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絕佳的布局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