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伏特加,很多人腦中第一個畫面就是冰冷透明的烈酒,沒有太多味道。但現在,它的故事已經完全不同了。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伏特加市場規模達到251.2億美元,並預計到2030年仍會以年增率5.4%穩定擴張。這不只是酒的生意,而是一場圍繞世代口味、飲酒場景與市場文化的變革。
一、世代與口味:年輕人要「驚喜」
伏特加的最大轉變,來自口味。2021年,無風味伏特加仍佔市場65.8%,但調味伏特加卻是增長最快的品項,以年增率6.2%領跑。從莓果、檸檬到魚子醬,品牌敢於嘗試一切,就是為了抓住千禧世代與Z世代的胃口。對這群消費者來說,酒不只是酒,而是能在聚會、社交媒體上展現個性的體驗。
二、銷售場景:酒吧熱鬧,家中也不寂寞
如果把伏特加市場分成兩個場景,一個是夜生活,一個是家。2021年,酒吧、餐廳等 on-trade 銷售仍佔67.4%,伏特加和派對依舊緊密綁在一起;但另一邊,零售與電商的 off-trade 管道則以6.0% 的年增率快速崛起。疫情更成了分水嶺:在美國,2020年的線上酒類銷售暴增 234%,許多人第一次體驗「在家也能喝到高端伏特加雞尾酒」的便利。
三、區域對比:美國領跑,歐洲穩固,俄羅斯下滑
不同市場也展現出鮮明的對比。北美在2021年佔全球市場35.2%,並預計以5.1% 的年增率持續成長,美國消費者對高端伏特加雞尾酒的需求是最大動力。歐洲則保持強勁,2019年德國調查中,有67.8%的消費者最偏好 Absolut,可見品牌忠誠度高。而在傳統的伏特加大本營——俄羅斯,市場卻顯現頹勢,2025至2030年預計將 年減率達 -3.35%。
伏特加的供應鏈
在伏特加的供應鏈中,流程其實非常完整,從田間一路延伸到消費者手中。首先是原料端,主要包括小麥、黑麥、玉米、大麥、馬鈴薯、葡萄與甘蔗等,不同地區會因氣候與農業習慣而選擇不同原料,例如波蘭常用黑麥、芬蘭偏好大麥,而俄羅斯則以小麥為主。
接著進入蒸餾環節,酒廠透過發酵與蒸餾將這些穀物或塊根作物轉化為酒精,不同品牌還會加入創新口味,如莓果、檸檬或魚子醬,來迎合市場需求。
隨後是分銷與批發商的角色,像是Rebel Spirits、Craft Spirits Distributors (CSD)、Young’s Market Company、Magnetic Brands和LWC Drinks Ltd,負責把產品由酒廠輸送到零售端。
最後,伏特加透過零售與電商渠道到達消費者手中,傳統上依靠酒吧、餐廳與夜店(on-trade),而如今電商與直送到府的off-trade模式則快速興起,尤其在疫情後更成為重要推力。整體來看,伏特加的供應鏈不僅涵蓋農業與製造,也與數位零售新模式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