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Tesla (TSLA-US)將於本月底起恢復從中國運送關鍵零組件至美國,用於Cybercab與Semi電動卡車的試量產作業。這項決策標誌著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出現實質降溫後,對實體供應鏈立即帶來的正面效應。
中美協議助攻零件回流
先前因川普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Tesla一度中斷來自中國的組件進口計畫,導致Cybercab與Semi項目生產進程受阻。
隨著本週初中美雙方在日內瓦達成協議,宣布雙方將在90天談判窗口期內暫時削減大部分關稅與反制措施,特斯拉也迅速調整策略,重啟供應鏈部署。
雖然整體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目前已排定自5月底恢復中國關鍵部件出貨,分別運往德州(Cybercab)與內華達州(Semi)工廠。
雙主軸戰略
兩款車型預計於2025年10月進入試量產,並在2026年正式進入市場。
Cybercab作為未來Robotaxi無人車隊的核心車型,設計上採用無方向盤與無踏板結構,預計售價將低於3萬美元,並已啟動多州無人載客服務申請。
Semi卡車方面,特斯拉將擴充內華達州生產基地以滿足包括百事可樂 (PEP-US)在內的長期訂單交付壓力。
特斯拉財務長Vaibhav Taneja表示,關稅不僅推升整體營運成本,也影響到新產線的資本支出,因許多生產設備仍需自中國進口。
製造全球化與地緣風險
執行長Elon Musk一再強調支持自由貿易,並公開表達反對關稅立場,但面對川普政策不確定性,Tesla仍需隨時調整其全球製造與物流部署。
此次中美釋出緩和訊號,是否會成為特斯拉加速落實全球產品線量產的重要轉捩點,仍須觀察後續90天談判是否順利落地,並穩定新階段關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