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最新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概況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來到1,421點,單週上漲48點,漲幅達3.5%。
海岬型船指數(Capesize):2,079點,日均收益為17,241美元。
巴拿馬型船指數(Panamax):1,368點,日均收益為12,310美元。
輕便極限型船指數(Supramax):955點。
焦點新聞:以色列空襲葉門荷台達港,紅海航運風險升溫
2025年5月5日,以色列空軍對葉門紅海沿岸的荷台達港(Hodeidah)及其周邊地區發動空襲,此次行動是對胡塞武裝於前一日發射彈道飛彈,擊中以色列本古里安國際機場附近的報復。
荷台達港在這波空襲中受到嚴重破壞,作為紅海第二大港,也是葉門超過八成糧食和民生物資進口的門戶,該港估計已有超過七成設施受損,港務與裝卸作業全面停擺,這不僅對葉門內部供應鏈構成打擊,也為紅海航運安全再度敲響警鐘。
事實上,以色列自2024年以來已多次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代表區域緊張情勢正在持續升高,也增添了中東衝突進一步擴大的不確定性。
潛在影響:紅海航運受阻,全球物流成本面臨壓力
紅海為亞洲與歐洲貨物運輸的重要節點,荷台達港遇襲將帶來以下多重衝擊:
⛔ 港口停擺與裝卸作業中斷:港區癱瘓加劇物流瓶頸,將對區域供應鏈造成直接影響。
⛔ 航線中斷與繞行:紅海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航道,為避開戰區,許多船舶將被迫繞行非洲南端,增加航程與成本。
⛔ 保險費用提高: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導致船舶保險費用增加,進一步加重航運成本。
未來關注點:若危機解除,運力回流恐帶來價格修正壓力
雖目前市場因風險升高而支撐運價,但一旦局勢趨緩,潛在反轉風險亦不可忽視:
🔸 供給快速回流:航道恢復將導致目前繞行的運力集中回歸紅海航線,形成短期內的供給衝擊。
🔸 需求端缺乏支撐:若缺乏其他實質需求支撐,可能引發運價急跌修正,對船東與投資人形成新的波動壓力。
儘管如此,以目前局勢觀察,紅海戰略風險短期內仍無明顯緩和跡象,航商繞道與避險操作仍為常態,市場供需失衡的情況暫不會立即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