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貨幣」越來越普及,「穩定幣」這個名詞也開始頻繁出現在新聞和社群討論中。但對新手來說,穩定幣到底是什麼?它跟比特幣有什麼不同?又為什麼各國政府現在都急著立法監管?這篇文章幫你用六個問題,一次搞懂穩定幣的核心觀念與未來趨勢!
1.什麼是穩定幣?
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種「價格穩定」的數位貨幣,它不像比特幣或以太幣會劇烈波動,而是透過「1:1的儲備機制」來穩定價格。意思是,當你擁有1個穩定幣,背後其實有1美元等值的資產做擔保。
這些資產儲備通常是:
1.現金(Cash):存在銀行的美元現金;
2.美國國債(U.S. Treasuries):流動性極高、風險極低的短期政府債券。
所以,穩定幣的本質比較像是「數位形式的現金」,用來快速交易、結算或轉帳,而不太會受到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2.目前市場主要的穩定幣有哪些?
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兩種穩定幣是:
1.USDT(Tether):市值約 1570 億美元,是目前市佔第一的穩定幣;
2.USDC(由Circle發行):市值約 617 億美元,主打透明度與合規審計。
兩者合計市佔超過80%以上,是全球穩定幣的雙霸主。此外,連知名的支付公司 PayPal 也推出了自己的穩定幣 PYUSD,顯示金融巨頭也在積極進軍這個領域。
3.穩定幣的發展現況如何?
目前,美國與香港都正在推進穩定幣的法規制定:
美國:2025年6月,《GENIUS Act》法案通過參議院,若後續再通過眾議院則穩定幣將由聯邦層級金融機構監管,合規門檻大幅提高;
香港:2024年啟動《穩定幣條例草案》,2025年8月1日起將開始發牌制度,由金管局審核與發照。
根據研究機構預估,穩定幣總市值將從2024年的約2,500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1.6兆~3.7兆美元,對應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為45%~72%。
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預估到2028年底,穩定幣市場規模將達到2兆美元,甚至更多。
4.為什麼各國政府都要介入穩定幣?
因為穩定幣涉及兩個關鍵:
1.金融安全與反洗錢:若不監管,穩定幣可能被用於非法交易、資本外流;
2.貨幣主權的延伸:穩定幣其實是一種「平行貨幣系統」,一旦民眾大量使用穩定幣,而非國家法定貨幣,等同於影響政府的貨幣政策執行能力。
簡單說,穩定幣既是創新,也會挑戰傳統金融體系,政府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5.為什麼不直接用美元就好,還要用穩定幣?
因為穩定幣解決了傳統貨幣在全球支付與交易中的四大痛點:
1.全年無休、即時交易
不像銀行或 SWIFT 系統有營業時間限制,穩定幣可以7天24小時隨時轉帳、即時清算,對於跨境電商、自由接案者、全球數位平台來說,這是一種效率的大升級。
2.跨境交易成本較低
傳統的跨境匯款流程通常涉及多層中介機構,像是銀行、對應行與清算中心等,每一層都會收手續費,處理時間也可能拖上好幾天。而穩定幣是在鏈上直接點對點轉帳,不僅速度更快、手續費也更便宜。
3.在金融系統薄弱地區提供可用的資產工具
在一些高通膨、貨幣貶值嚴重或金融基礎設施不足的地區(如阿根廷、奈及利亞、土耳其、非洲多國),民眾可能開不了銀行帳戶、難以保值資產,但只要有手機,就能用錢包 App 持有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解決實際生活所需。
4.特定地區與產業,穩定幣已是默認的交易媒介
以奈及利亞與印度為例,這些地區的穩定幣滲透率較高,甚至在某些 B2B 跨境貿易場景中,賣家僅接受USDT或USDC作為結算貨幣。換言之,在部分落地市場,穩定幣已逐步成為貿易中被實際採用的「功能性貨幣」。
6.為什麼說穩定幣是不可逆的趨勢?
這要從「跨境支付的三階段演進」說起:
第一階段:靠SWIFT與銀行轉帳(慢、貴、不透明);
第二階段:靠支付寶、PayPal、Apple pay等平台(只能在特定場景內使用);
第三階段:以穩定幣為基礎的鏈上清算網絡,可全球無障礙轉帳、即時結算,且可直接接入DeFi、遊戲、Web3應用。
目前,許多大型企業也在積極評估穩定幣的應用潛力,包括:
蘋果、Meta(臉書)、Uber、X(前推特)、沃爾瑪等,都在內部研議穩定幣如何改善支付效率與成本。
這些巨頭不是來湊熱鬧的,而是認真地把穩定幣視為「新一代的支付基礎建設」。
如果你還沒開始了解穩定幣,那現在正是最佳時機。因為這場支付革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