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 是下一個產業爆點還是泡沫?高盛看好自駕時代,揭露未來五年的成長爆發力

2025年07月18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Waymo 官方網站

🚗 美國 Robotaxi 市場正式起飛,未來5年將成長9倍!

根據高盛最新預測,美國 Robotaxi 市場將迎來爆發性成長:目前全美已有約 1,500 輛 Robotaxi 在五大城市營運,到 2030 年預計將暴增至 3 萬 5,000 輛,年營收可望突破 70 億美元,市占率也將從不到 1% 躍升至共乘市場的 8%,換算下來,未來五年這個市場的年均成長率將接近 90%!

並且,只要自駕車企業具備「垂直整合」能力,也就是同時掌握技術、車輛製造與營運平台,未來三至五年內,毛利率就有機會達到 40% 至 50%,而這樣的獲利空間,來自三個關鍵因素:

1. 硬體更簡潔:新一代 Robotaxi 設計導入更少感測器,但仍維持高性能,降低設備成本。
2. AI更聰明:模擬訓練技術提升,能應對更多複雜交通情境,減少人為介入。
3. 規模經濟浮現:車隊一旦放大,單位維運成本下降,營運效率隨之提升。

高盛預估到 2030 年,美國 Robotaxi 市場的總毛利將達到 35 億美元,這代表 Robotaxi 已經不只是前瞻技術,而是一塊技術成熟、剛開始擴張、卻已具備可觀獲利潛力的新興市場。

🚦Robotaxi 會取代買車嗎?短期不會,但滲透速度會很快

許多人好奇,Robotaxi 會不會讓我們從此不需要買車?高盛的看法是:短期內不太可能。

目前個人擁有汽車的平均使用成本約為每英里1美元,而 Robotaxi 的共乘費用仍超過每英里2美元,從經濟角度來看,Robotaxi 在價格上還不具吸引力,無法全面取代自用車,但這並不表示 Robotaxi 沒有市場,相反地,它很可能在某些特定場景快速普及。

Robotaxi 將優先滲透到大城市、高密度生活圈與年輕消費族群中,特別是那些不常開車、不想負擔車位、保養與保險等成本的人,對這類用戶來說,Robotaxi 提供的是「按需使用」的靈活選擇,是一種更有效率、更低負擔的生活方式。

🚖 車不好賣,那就載人賺錢?Robotaxi 成車廠營運新藍海

Robotaxi 從技術、成本到營運條件都漸趨成熟,但這不只是科技巨頭的機會,也可能是眾多中小型電動車新創的「生機出口」。

現在的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高度同質化、銷售壓力沉重,對許多資金有限的新創車廠來說,光靠賣車難以為繼,現金流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轉向 Robotaxi 營運,靠「載人賺錢」活下來,反而成為一條更實際的生存路線。

這樣的轉型已經開始出現實例:Uber 最近宣布投資3億美元,與電動車廠 Lucid 及自駕技術公司 Nuro 合作,計畫在2026年於美國部署超過2萬輛自動駕駛SUV,正式進軍 Robotaxi 市場,Lucid 執行長更表示,這是公司從傳統造車轉型、切入新商業模式的重要一步。

對於這些車廠來說,選擇與平台商、技術供應商合作,整合資源、分工營運,不僅能有效降低技術與資金門檻,也更有機會搭上這波 Robotaxi 浪潮,靠提供交通服務創造新價值。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Robotaxi
美國
高盛
毛利率
獲利
汽車
自動駕駛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