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能源負擔倡議組織PowerLines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國多家電力公司已申請或獲批調漲電價,累計調漲金額高達290億美元,遠超去年同期的申請與核准總額,顯示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激增正加劇全美用電成本壓力。
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國電力公司調漲電價的主要原因包含兩大因素:一是為汰換老舊輸配電基礎設施的高額資本支出,二是因人工智慧(AI)應用爆發式成長,資料中心用電量大幅攀升。許多電力公司必須加快建設新電網與儲能系統以應對負載峰值,而這些成本正快速轉嫁給用戶。
例如,在紐約與麻薩諸塞州擁有大量用戶的National Grid,近期獲得調漲電價7.08億美元的核准,據《金融時報》估算,當地居民每月帳單平均將增加多達50美元。PowerLines執行董事Charles Hua指出:「各州正面臨一種驚慌失措的狀態,因為沒有現成的腳本能同時解決需求飆升和用戶負擔問題。」
由於煤電與天然氣電廠正在加速退役,但可替代能源及儲能設施的增建進度不足,進一步推升供電不確定性與成本壓力。根據PowerLines估計,未來兩年美國電價可能會以雙位數增幅續漲,特別是在資料中心集中、電網老化的地區,如德州北部、東岸主要都會區以及加州部分地區。
此趨勢引發市場對電力與清潔能源ETF的高度關注。包括Utilities Select Sector SPDR Fund、Vanguard Utilities ETF以及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
另一方面,美國能源政策的分歧也進一步擴大。總統川普上週簽署新法案和行政命令,終止大量針對太陽能與風能的補貼,理由是再生能源「不可靠且昂貴」,過度依賴國外供應鏈,並損害美國的能源安全。能源部長隨後表示支持,稱這項決定將「終結浪費的補助,讓美國人用上更可靠的電力」。
然而,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RCOT)在6月發布的報告,直接反駁了川普的觀點。
根據ERCOT的數據,德州透過擴大太陽能、風能以及大型電池儲能系統,已顯著降低供電風險。自2024年夏季以來,德州新增近5GW電池儲能,使總容量突破8GW,未來五年還計畫再增建174GW的儲能設施。
在今年8月用電高峰期,ERCOT預測滾動停電的機率僅有0.3%,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2%。同時,德州住宅及商業用戶平均電價約每度10美分,比全國平均低24%。專家指出,德州的模式證明再生能源搭配儲能不僅能提升可靠性,也有助於壓低電價。
相比之下,美國最大區域電網PJM Interconnection仍高度依賴天然氣和煤電,去年化石燃料發電占比接近60%,風電和太陽能僅占6%。能源部最新分析警告,如果不加快建置新電力資源,PJM區域未來五年每年恐將面臨超過1,000小時的供電短缺。
消費者團體對川普的政策深感憂慮。非營利組織Horizon Climate Initiative執行長Frank Rambo表示:「這些決策可能會推翻多年的電網現代化規劃,將供電穩定性置於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