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網路自動化商機前瞻:受惠概念股與潛力標的全解析

2025年07月10日 00: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隨著全球企業加速數位轉型,智慧型網路自動化已經成為資通訊產業的新顯學。根據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調查,2024年有將近一半(46%)的企業都把AI導入網路操作列為未來兩年的關鍵計畫,這股趨勢正快速改變電信業者、雲端平台和設備廠商的遊戲規則。

所謂智慧型網路自動化,簡單說就是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把原本需要人力操作的繁瑣工作交給系統自動完成。像是透過預測性分析提早發現設備可能故障,減少突發斷線;或用意圖導向網路,讓企業先設定好想要的目標,由AI自動調整網路參數,避免人為設定出錯。再進一步,閉環自動化甚至可以自己監測、分析和修復問題,讓網路維運變成一個持續優化的循環。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導入軟體定義網路、雲端和虛擬化架構,未來五年,電信業者有機會把這些自動化能力打包成商品,推出「自動化即服務」,不管是單次授權、訂閱收費,還是代管方案,都可能成為新的營收來源。尤其預測性維護和智慧資源調度,已經被看好能替企業省下大筆運維成本,提升效率。

雖然這波技術浪潮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但在高頻寬、低延遲需求爆發的帶動下,市場潛力不容小覷。未來幾年,從AI強化的資安,到多域協調、容量規劃、自我優化網路等各種應用,都預期會迎來雙位數成長,成為企業升級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受惠的龍頭企業一覽

當前,智慧型網路自動化正成為企業和電信業者的新戰場,幾家重量級供應商已經站上浪潮最前線,準備好吃下這塊快速擴大的市場大餅。

像AT&T(T-US)和Lumen(LUMN-US)這類大型網路服務業者,正大量把AI技術導入網路維運,從設備的預測性維護,到流量管理、能耗調節,再到自動化配置,都一手包辦。過去需要工程師隨時待命處理的問題,現在透過演算法就能預先偵測和修復,減少人力和時間成本。他們還打算把這些能力包裝成「自動化即服務」對外銷售,未來企業可能只要付訂閱費,就能用這些智慧網管工具。

另一邊,NetCracker(未上市,NEC旗下公司)和Amdocs(DOX-US)等軟體平台公司同樣大有斬獲。他們專門開發支撐電信業營運的後台系統,現在這些平台都加上AI分析和報表工具,協助客戶看清網路使用情況、找出異常、做出更快的決策。由於這些功能幾乎成為新標配,軟體公司也趁機推進訂閱模式和代管服務。

Cisco(CSCO-US)和Ciena(CIEN-US)等設備製造商也沒有缺席。這些公司推出的路由器和交換器都強調「AI就緒」,可以和自家軟體平台搭配,自動進行設定和優化。企業升級基礎設施的同時,就等於順便把自動化能力買回去,也為設備廠帶來穩定的硬體換新需求。

微軟、AWS、Nvidia等雲端巨頭同樣看準機會,利用他們的雲端算力和AI平台,跟電信業者和設備商聯手合作,幫助客戶把各種自動化工具整合到一個生態系統裡。未來當API標準化愈來愈普及,這些雲端業者的角色只會更吃重。

此外,一些專注網路自動化的新創公司也開始崛起。像Itential、Pliant就靠靈活的技術引起關注,Pliant甚至被IBM收購,補足大型企業在自動化領域的短缺。

從大型電信商到雲端平台,再到新創團隊,大家都看準同一個方向:企業網路必須更快、更聰明、更自動。這場競賽才剛開始,但誰能搶先把AI和自動化做到最簡單、最普及,誰就有機會在未來幾年掌握最大的商機。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網通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