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工程上線!中國水壩計畫+全球搶料潮助運價飆升,散裝船市場熱潮延燒至下半年

2025年07月24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最新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概況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上漲 85 點,來到 2,120 點,單日漲幅 4.18%,創下自 2024 年 7 月以來的新高。
海岬型船指數(Capesize):上漲 278 點,至 3,339 點,單日漲幅 9.08%;平均每日收益增加 2,298 美元,達到 27,688 美元。
巴拿馬型船指數(Panamax):下跌 4 點,至 1,905 點,單日跌幅 0.21%;平均每日收益減少 40 美元,來到 17,142 美元。
輕便極限型船指數(Supramax):下跌 16 點,收在 1,313 點。

儘管週三鐵礦石期貨因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而下跌,抵銷了政府刺激與基建計劃的支撐效果,但在全球原料搶運潮與多地港口壅塞加劇的推動下,海岬型船仍強勢領漲,帶動整體指數上漲至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 中國「雅下工程」正式啟動:5兆元世紀工程點燃原物料運輸需求

中國於2025年7月20日正式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簡稱「雅下工程」),總投資金額高達5兆元人民幣(約1700億美元),成為中國歷來規模最大、投資金額最高的水力發電工程,規模甚至遠超三峽水電站。

根據官方預估,該工程每年可帶動GDP約1200億元人民幣,對水泥、鋼鐵、工程機械、隧道設備、爆破材料等基建相關產業將產生長期拉動效應。

隨著項目開工,對鐵礦砂、煤炭、水泥原料等大宗物資的需求同步啟動,並直接推升依賴海運的進口需求,為全球原物料運輸市場增添強勁動能。

📌 巴西穀物潮+非洲鋁土礦供應爆發:兩大原料主戰場點燃海岬型需求

近期海岬型船日租金飆升,背後除了中國基建需求拉動外,來自南美與非洲兩大熱區的原料供應爆發亦是主因。

① 巴西穀物潮來襲,港口壅塞推升運價

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背景下,中國採購政策轉向南美,改由巴西進口大量大豆與玉米,並以人民幣計價避險。

恰逢巴西穀物產量創新高,加上收成期延後,導致大批農產品集中湧入港口,不僅造成嚴重塞港,也讓裝船排程大亂,船舶等待時間延長,進一步壓縮可用船期與周轉效率,推升即期運價。

② 幾內亞鋁土礦爆量出貨,港口瓶頸效應浮現

西非幾內亞2025年上半年鋁土礦出口量高達9500萬噸,年增36%,刷新歷史新高。

儘管礦產供應強勁,但港口基礎設施並未同步擴容,導致平均裝船等待時間高達17天,比去年同期多出近一週,讓散裝船排船與接單壓力大增,也推動了租金走高。

📌 運力緊繃與環保淘汰潮:新船交付不足加劇市場焦慮

除了需求強勁,供給面也出現結構性瓶頸。根據產業估計,全球散裝船船隊中有約25%的船齡已超過15至20年,受到國際環保法規影響,許多老舊高排放船舶將陸續退出市場。而另一方面,新船交付則因經濟不確定性與造船能量限制而未見明顯增長。

在新船未補上、老船持續退役的情況下,再疊加全球港口壅塞與拉長靠泊時間,整體運力明顯緊縮,導致市場進入「低供給 × 高需求 × 搶艙戰」的格局。

📌 台灣散裝航商:誰會是最大贏家?

大型船受惠族群:搭上全球大宗原料長航線

裕民(2606-TW)、新興(2605-TW)

受惠於幾內亞鋁土礦與Simandou鐵礦供應擴張,加上中國轉向巴西採購穀物與鐵礦,帶動長航線運輸需求明顯回升,推升船舶日租金走揚。隨著下半年中國基建力道釋放,市場預期大型船舶運價有望延續強勢格局。

中小型船受惠族群:靈活應戰短鏈運輸與未來重建需求

慧洋-KY(2637-TW)

全台擁有最多中小型船的慧洋-KY,旗下134艘船中超過六成為中小型船舶,其營運模式採用與BDI連動的長約策略,使現貨市場行情變動能快速反映在營收表現上,今年以來,受南美穀物旺季與中國煤炭進口成長雙重利多帶動,Panamax船型現貨毛利率已達20.3%,展現強勁的市場反應力。

四維航(5608-TW)、台航(2617-TW)、正德(2641-TW)

主力為附卸貨設備的多功能船舶,特別適合港口基礎設施不完整的地區,被視為未來俄烏停戰後重建的潛在運輸主力,布局前景看俏。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波羅的海
原料
運輸
水力發電
產業
海運
礦物
建材
鋁土礦
農產品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