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意識」正在席捲全球食品業|Ferrero砸31億美元買下「家樂氏」:食品巨頭瘋轉型「健康品牌」!

2025年07月19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說到義大利的Ferrero公司,你可能會先想到金莎巧克力(Ferrero Rocher)、Nutella榛果醬,甚至是Tic Tac薄荷糖。但現在,這家義大利甜點巨頭正在做一件看起來完全不同的事:花31美元買下美國穀片品牌WK Kellogg(KLG-US),準備進軍早餐市場。

這不是隨便亂買。Ferrero很清楚,現在的食品市場變了,光靠甜點已經不夠。要繼續成長,就得跟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改變——也就是更健康、更天然、更少加工。

為什麼買一個正在走下坡的穀片品牌?

其實,WK Kellogg的品牌很多人都認識,像是Corn Flakes、Special K、Froot Loops、Raisin Bran這些,你可能小時候吃過。但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愛高糖、加工食品,加上物價飆漲,消費者也開始挑便宜又健康的選擇。

這幾年,WK Kellogg的銷量明顯下滑,尤其是甜味穀片被批評含有人工色素、營養價值低,讓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但Ferrero卻看到機會,因為它有過讓「老品牌變新潮」的成功經驗。

Ferrero不是第一次這樣玩

其實,這不是Ferrero第一次收購美國品牌。早在2018年,它就以28億美金買下Nestlé的糖果事業,接著重整老品牌Butterfinger,換了新配方、改了包裝,結果賣得更好。

2019年,又花13億美金收購Kellogg旗下的餅乾與冰淇淋業務,像是Keebler餅乾,Ferrero也用類似方式「翻新」成功。

這次買下WK Kellogg,Ferrero預計也會用一樣的做法:調整產品配方、加強包裝設計、更新品牌形象。特別是像Special K和Kashi這些主打健康、高纖維的系列,更是有機會被重新打造,吸引注重健康的年輕族群。

健康政策來勢洶洶,反而是Ferrero的機會?

最近美國推動的「讓美國健康再起(MAHA)」政策,針對加工食品的糖分與人工添加物越來越嚴格,讓許多食品大廠備感壓力。但Ferrero在歐洲早就習慣這樣的標準,反而比其他品牌更有經驗。

像是早在2017年,Ferrero就加入健康倡議,把單包裝糖果控制在200卡路里以下,推動「小份量」概念。這種做法,剛好也適用在穀片市場。

也因此,不少產業分析師認為,Ferrero這次接手WK Kellogg,雖然挑戰大,但他們可能是最適合帶領這些品牌轉型的公司之一。

未上市企業的優勢:可以慢慢做、不急著賺快錢

Ferrero是一家家族企業,沒有上市,也不用被投資人追著看每一季財報。這讓他們在做品牌重建時,有更多時間、更多彈性,能從長遠角度思考。

這也是為什麼外界普遍看好他們會「慢工出細活」,一步步調整WK Kellogg的產品組合,不會急著求短期業績,反而有機會做出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

這場翻新計畫能不能成功,還是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單。現在像Kroger這種大型超市,仍是WK Kellogg主要通路。Ferrero若能保持好這些通路關係、並推出真正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或許真的能讓這些老品牌重返早餐市場。

這不是個案:食品業併購潮再起

回顧過去20年,包裝食品產業的大型併購案其實早就絡繹不絕,而且動輒數十億美元起跳。這些交易背後的共同邏輯只有一個:規模越大、越能抗通膨與快速轉型。

以下是近年幾起重要的交易:

  • 2008年,Mars以$230億併購Wrigley,創下全球最大糖果公司。

  • 2010年,Kraft Foods以$196億收購Cadbury,成為全球最大糖果商。

  • 2015年,Heinz與Kraft合併成Kraft Heinz(KHC-US),交易規模高達$460億。

  • 2018年,Keurig Green Mountain與Dr Pepper Snapple合併,創造超過$210億的飲料新巨頭。

  • 2022年,Mondelez以$29億買下Clif Bar,進軍健康能量食品領域。

  • 2024年,Mars砸下近$360億買下Pringles品牌母公司Kellanova,震撼業界。

這些數字都顯示:當市場競爭加劇、原物料價格飆升、消費者口味變化難以掌握時,與其慢慢轉型,不如直接收購一條現成的賽道來跑。

健康趨勢+監管壓力,誰能轉得快誰就贏

這波食品產業的併購潮背後,還有一個重要背景:政府與市場對健康食品的期待越來越高。

美國衛生部長羅伯特·甘迺迪 Jr. 推動的「讓美國健康再起(MAHA)」運動,明確點名加工食品中的人工色素與過量糖分,成為改革焦點。PepsiCo、Kraft Heinz、Hershey等大廠都開始調整配方、改包裝。

Ferrero也不例外。事實上,它早在歐洲市場就已面對類似法規挑戰,具備豐富的改革經驗。甚至在2017年就承諾旗下半數單包裝產品熱量控制在200卡以下,迎合小份量、低熱量的健康趨勢。

這樣的背景,反而讓Ferrero更有本錢應對這場美國市場的「健康革命」。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食品股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