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 金屬粉末注射成形如何成為人形機器人降本關鍵?Figure AI、汽車粉末冶金推動複雜金屬零件量產化

2025年11月24日 13:04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MIM 金屬粉末注射成形如何成為人形機器人降本關鍵?Figure AI、汽車粉末冶金推動複雜金屬零件量產化
Reuters/TPG

2025年11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MIM(金屬粉末注射成形)結合了塑膠射出成形與細金屬粉末兩項技術,能讓金屬零件以「注射成形」方式一次成型,特別適合用於小型、結構複雜且需要高強度的零件。這項工藝已在汽車、航太、醫療器械與工業設備等領域加速滲透。根據研究機構 MRFR 的預估,M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3 年的 18.55 億美元 成長至 2032 年的 29.81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5.3%

隨著製造端對效率與成本控管需求提升,MIM 也被視為人形機器人降低零件成本與縮短製造週期的關鍵技術之一。

產業領導者 Figure AI 的下一代 Figure 03 已率先將 MIM(金屬粉末注射成形)導入核心零件量產製程,將零件製造時間從傳統 CNC 的 1 週大幅縮短至不足 20 秒,具體展示出 MIM 在大規模製造階段的降本與效率優勢。

汽車與人形機器人在核心零件架構上高度共通,包括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都採用相似的「電機—控制器—減速機」結構,使得汽車粉末冶金零件如齒輪、軸承、連桿等能直接遷移至人形機器人領域。文件顯示,汽車粉末冶金技術已能讓電機齒輪與殼體達到 30~50% 減重效果,而這一能力可同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的電驅與關節模組,滿足其輕量化與高強度需求。

此外,MIM 工藝特別適合 50g 以下、形狀高度複雜的金屬零件。其生產成本不隨零件複雜度提升,使靈巧手、微型齒輪、微驅動器等高複雜度結構大量轉向 MIM 技術。由於MIM 具備「一次成型」能力,可將原本須由 4~5 個零件組裝的結構直接整合成單一零件,大幅降低裝配工序並提升良率。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MIM
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