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經濟來了,珠寶賣得比名牌包還好:誰還在買奢侈品?

2025年11月28日 20: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K型經濟來了,珠寶賣得比名牌包還好:誰還在買奢侈品?
Reuters/TPG

2025年11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美國收入排名前 9% 的高所得家庭掌握了近七成的股市資產,而 AI 熱潮帶動今年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6%,進一步創造出近 8 兆美元的新增財富。如今,真正支撐奢侈品銷售的,正是這群擁有實質購買力的頂端族群。過去由中產階級或年輕專業人士所組成、渴望「向上消費」的 aspirational 消費族群,正逐漸退場。

名牌包賣不好,高昂珠寶類別卻持續熱銷

瑞士奢侈品巨頭 Richemont(旗下擁有 Cartier、Van Cleef & Arpels)在美洲市場已連續 7 季繳出超過 10% 的年增幅,最近一季年增率甚至高達20%,成長動能明顯優於其他品類。Tiffany & Co.(LVMH旗下)也表示,儘管整體營收表現平淡,但其「高級珠寶」類別在第三季創下歷史新高。根據 Bain & Co. 顧問公司,美國奢侈品市場中,「珠寶」是目前表現最亮眼的品類,已超越精品包與服飾。

這種高端消費力的集中,不只出現在精品市場,也同樣體現在其他產業。

在航空業,相似的趨勢正在發生:達美航空(DAL-US)表示,Premium cabin 的收入增幅「超過」主艙(Main Cabin),並且佔總收入的比重正在擴大,Premium 產品線在最新一季已佔公司總收入的 38%,創下新高,顯示願意支付高價享受服務的消費族群仍極為活躍。

不過,也有隱憂浮現。專家提醒:目前高端珠寶消費與股市連動性提高,一旦AI泡沫破裂或資本市場出現明顯回調,這波奢華熱潮也可能迅速退溫。

Cartier CEO Nicolas Bos 指出:「富人根據資產或自認為的財富在消費,股市的表現是影響因素之一。」

中產階級壓力大,渴望型消費退場

與此同時,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壓力卻越來越沉重。美國自2020年以來,消費性物價累計上漲約25%,即使整體通膨數字正在放緩,但對多數家庭來說,生活成本的實質壓力未見緩解,反而更為明顯。

這些數據揭示出一個明顯的趨勢:K型經濟。代表經濟復甦走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當中產階級的可支配所得因通膨、房貸壓力與AI帶來的就業不確定性而受限,「渴望型消費」正逐步消失。

所謂的渴望型消費(aspirational consumption),是指非富裕族群——特別是中產階級與年輕專業人士——出於對理想生活的追求,願意超出基本需求、投入較高支出,來購買象徵身分與品味的產品,例如名牌包、設計師服飾、精品手錶或高端科技裝置等。然而,當經濟壓力擠壓這群人的財務彈性,這類原本支撐奢侈品市場成長的重要消費動能,也正在快速流失。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