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航空市場分析:豪華起飛、平價墜落,高端艙成為航空業的獲利護城河!

2025年07月21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在疫情後的旅遊復甦期,美國航空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轉變。儘管總體旅運需求尚未完全恢復,但高收入族群持續重視出國與商務移動的體驗感,這讓航空公司找到新的成長引擎——高端艙。

從傳統的 Delta、United,到本來以「便宜」聞名的 JetBlue、Spirit 與 Frontier,全美航空業幾乎一面倒地將資源投注在高端艙等上,甚至不惜擴編座位、翻新機艙與推出高價配套服務,這場「高空分級化」的轉型,不只是產品升級,更是為了打造出一條與經濟波動抗衡的獲利護城河。

💼 高端旅客撐起獲利,高端艙等營收逆勢攀升

Delta 航空(DAL-US)在最新一季財報中揭露,其高端艙等(包括商務艙與頭等艙)營收年增 5%,主艙(Main Cabin)則下滑 5%,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差距;United 航空(UAL-US)也呈現類似趨勢,其第二季高端艙營收成長 5.6%,而整體客運營收僅成長 1.1%。

航空公司指出,美國年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佔總人口比重雖低,但貢獻了 75% 的整體航空消費,且即便股市或物價波動,這群客層的旅遊與商務支出依然穩健,堪稱景氣下行時的營運保險。

高端艙等不僅帶來更高利潤率,也在需求低迷時期提供了穩定性,近五年來,各大航空公司積極在主力機型上增加 Premium 座位:Delta、United、American 的機型成長幅度高達 90% 以上,Delta 更預期,2027 年高端艙等營收將超越主艙,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而高端座位帶來的價值,早已不只是寬敞或舒適,而是全面強化「端對端體驗」:

  • United 推出配備私密門的高端套房,並提供魚子醬與高級葡萄酒搭配服務。
  • Alaska Airlines 計畫將每架航班的高端座位比例從 26% 提升至 29%。
  • JetBlue 與 Spirit 也開始導入商務艙座位與機場貴賓室,力圖擺脫「廉航形象」。

這些升級不僅提升品牌價值,也成為票價溢價的關鍵要素。

💸 經濟艙市場:利潤下滑、需求疲弱

相對之下,價格敏感型的經濟艙旅客消費力明顯減弱,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低收入家庭在 6 月的旅遊消費出現負成長。

捷藍航空 JetBlue 在內部備忘錄中表示,2025 年恐難達成損益兩平,並將啟動新一輪成本削減計畫。

廉價航空如 Frontier 與 Spirit 也正面臨相同壓力,儘管夏季通常是航空業最賺錢的旺季,但今年機位銷售明顯低於預期,促使業者紛紛削減航班、壓縮供給,以避免陷入票價競爭所帶來的虧損風險。

這類航空公司過去仰賴大眾市場與低價策略穩定成長,但在消費兩極化趨勢下,經濟艙需求持續疲弱,使其原有營運模式面臨嚴峻挑戰。

⚠️ 高端艙等供給擴張過快,將成下一波風險?

雖然高端艙等的成長目前看似順風順水,但市場也開始擔憂:高端座位會不會供給過剩?

根據 Visual Approach Analytics 數據,自 2019 年以來,美國國內航線的 Premium 座位總數增加了 14%,而經濟艙僅成長 4%,成長幅度達三倍之多

部分航空公司坦承,為了容納更多高端座位,不得不延遲飛機交付與改裝計畫,如果需求未能同步成長,將進一步稀釋票價與利潤。

儘管 Alaska Airlines CEO Ben Minicucci 強調,高端旅客「買的是整體體驗,不只是座位」,但在供給快速膨脹之下,是否會出現價格泡沫,值得市場關注。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航空
美國
旅遊
護城河
飛機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