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器材市場需求表現穩健且強勁,背後牽涉到人口老化、慢性病持續增加、醫療技術更新,以及保險支付政策等多重影響。從大型醫院到保險公司,再到醫療器材製造商,整個產業鏈都看見這股結構性成長動能。
醫院端:醫療手術量與設備需求同步增長
美國最大醫療服務集團HCA Healthcare(HCA-US)在2025年展望中表示,隨著年長人口補做非急迫性醫療手術,醫療照護需求將長期維持高檔。HCA於2024年第四季,同院區住院人次年增3%,急診人次年增2.4%,顯示出醫療服務量穩步上升,直接推動設備採購。
手術機器人大廠Intuitive Surgical(ISRG-US)同樣看見顯著成長。2025年第一季,公司手術量年增17%,營收年增19%,設備安裝基數年增15%。ISRG指出,重複性收入(耗材、配件與維護合約)佔比持續提高,顯示醫療機構不只是購買設備,更會長期持續使用。
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JNJ-US)也展現強勁表現。其醫療器材&器械部門在剔除匯率影響後,2025財政年度第二季營收年增6.1%,達到85.4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82.5億美元。成長主要來自Varipulse與Trupulse等新產品,以及Abiomed心臟幫浦Impella產品的雙位數增長。執行團隊表示,公司正積極押注心血管及外科手術領域,尤其是機器人手術,視為未來的核心成長引擎。同時,血癌療法Darzalex在第二季營收達35.4億美元,也超過分析師預估的33.8億美元。
保險公司觀點:醫療服務需求帶動器材消耗
美國最大醫療保險公司UnitedHealth Group(UNH-US)在財報中指出,隨著新會員增加及複雜病患需求攀升,醫療器材和相關服務消耗量不斷成長。公司也觀察到,醫療機構為提升效率與品質,積極導入新型醫療設備及數位化工具,進一步刺激需求。
背後隱含的趨勢
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盛行正成為醫療器材需求長期成長的關鍵推動力。隨著高齡人口比例不斷上升,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持續增加,醫療服務需求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這也讓醫療器材市場具備堅實的基礎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