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減稅法案非全面利空,這三大產業有望從中受惠!

2025年05月26日 16: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國會眾議院規則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討論總統川普提出的大規模減稅計劃。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5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美麗的法案之一」,白宮發言人這樣形容即將在參議院審議的稅改與支出法案。對市場來說,這項法案像是一場風險難測的賭局:它可能推動經濟成長,也可能讓美國財政陷入更嚴重的赤字困境。

這項法案已於5月23日通過眾議院,將於國會休會後進入參議院辯論。

若順利通過,未來十年將為聯邦政府帶來額外3.8兆美元赤字,而美國總債務也將突破40兆美元大關。對於已在觀察通膨與利率的投資人來說,這不只是稅制問題,更是一場赤字與殖利率的拉鋸戰。

減稅承諾 vs. 債務現實

白宮與川普團隊強調,這項法案將帶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減稅與1.6兆美元支出削減。政府也預期,透過減稅與關稅政策,能在未來十年產生約2.5兆美元的新稅收與2兆美元的關稅收入,部分抵銷赤字壓力。

然而,市場與專業機構並不完全信服這樣的自我平衡邏輯。

Nikko資產管理的首席策略師 Naomi Fink 警告,若減稅所帶動的成長無法快過債務融資成本的上升,這將變成「通縮刺激下的虧損交易」。PIMCO 預估,法案最終可能每年增加50至75億美元的額外支出,遠高於原先市場預期。

Natixis 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Christopher Hodge 則指出,參議院版本可能會刪減削支條文、延長審議時間,進一步抬高總預算支出。這意味著,最終版本的赤字壓力可能比目前眾議院通過的版本還要大。

產業受惠面曝光:三大類股浮出檯面

不過,這項法案也並非全然負面,部分產業可能因此受惠。

Morgan Stanley 指出,稅改預計有利於資本支出高營收主要來自美國本土的企業,特別是工業、通信服務與能源三大產業。這些產業在減稅與美國內需擴張的背景下,將有機會提升營收表現與現金流。

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投資人雖擔心赤字問題,但仍選擇押注在政策受惠股上。從投資角度看,法案推動的並非單一方向風險,而是「高槓桿成長」與「高成本融資」的雙軌賽局。

政治時間表與市場的反應窗口

目前參議院預計在5月27日 Memorial Day 假期後進入審議程序。雖然總統川普希望在7月4日前簽署成法,但若參議院調整幅度過大,則可能需要返回眾議院重新表決,進一步拖長立法時程。

Stifel Financial 的政策策略長 Brian Gardner 指出,儘管國會議員更在意選民與民調,但當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反應、導致借貸利率上升時,他們也會感受到壓力。

從目前跡象來看,這是一場赤字擴張與成長預期的政策豪賭。若經濟快速反彈、企業投資上升,那麼減稅政策或許能為美國創造長期紅利。

但若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利率高企,那麼這項法案可能將成為難以消化的財政負擔。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美國
總經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