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者物價漲幅放緩:美國6月PPI月增率意外持平,低於5月的0.3%,顯示上游物價壓力未進一步擴大。
• 商品漲、服務跌形成抵銷:雖然商品價格月增0.3%,部分關稅敏感品項如家具、電子設備價格上揚,但服務類價格卻月減0.1%,尤其旅館與機票價格顯著下跌。
• 消費端通膨略升但仍溫和:6月CPI創五個月來最大漲幅,核心PCE年增2.8%亦略高於預期,但整體升幅溫和,市場仍預期聯準會將按兵不動。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美國通膨動能呈現分歧,商品價格受到關稅推升,而服務價格則因需求轉弱而下滑,整體通膨壓力尚未全面擴散。
為何商品價格上漲但整體通膨未升?
📌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持平,低於5月的0.3%。
📌商品價格上升0.3%,其中通訊與相關設備價格上漲0.8%、家用家具價格上揚1.0%,家庭電子設備也上漲0.8%。
📌服務價格意外下降0.1%,主要因飯店與旅館房價下跌4.1%,機票價格亦下降2.7%。這反映出關稅推升部分商品價格的同時,消費者對旅遊等服務支出減少,抵銷整體物價壓力。
除了PPI外,通膨壓力也在消費端顯現。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五個月來最大漲幅,尤其關稅敏感的品項漲勢明顯。經濟學者指出,只要服務價格持續疲弱,仍有機會抵消商品價格帶來的壓力,讓聯準會在年底前保有降息空間。
Brean Capital資深經濟顧問Conrad DeQuadros表示:「過去三個月商品價格年化增幅達3.8%,為2023年3月以來最快,可能是成本上升或企業藉由關稅保護調漲價格所致。」
聯準會將何時行動?
PPI數據增強市場對聯準會7月29-30日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在4.25%-4.50%不變的預期。
根據上週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僅有「少數幾位」官員認為應在本月降息。川普總統已多次要求聯準會立即降息,甚至有媒體報導稱他考慮撤換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不過川普本人隨後否認該說法。
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Christopher Rupkey指出:「通膨威脅真實存在,若這還無法讓聯準會放棄7月降息,那還有什麼可以?」
通膨是否會持續升溫?
道瓊工業指數與標普500指數週三普遍走跌,美元指數下滑,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則上揚。報告還顯示,家庭用品、服飾、珠寶與配件等零售項目價格也有所增加。
至於聯準會密切觀察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經濟學者預估6月上漲0.3%,年增率達2.8%,高於5月的2.7%。
Comerica Bank首席經濟學家Bill Adams表示:「關稅造成的通膨壓力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加劇,不過企業的價格主導力疲弱,或可抵消部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