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GDP年增5.2%,略高於預期
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展現出比市場預期略強的韌性,儘管面對美國關稅壓力,仍維持成長動能。然而,專家警告下半年挑戰恐加劇,可能迫使決策官員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穩住經濟。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公布的數據,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2%,略低於第一季的5.4%,但高於路透調查預估的5.1%。季增方面,第二季GDP季增1.1%,高於預期的0.9%,但低於前一季的1.2%。
經濟成長穩住,但挑戰重重?
儘管中國經濟目前尚未出現明顯放緩,這主要歸因於中美脆弱的貿易休戰與政策支持,但市場對下半年抱持審慎態度。出口動能減弱、物價持續下滑及消費者信心低迷,都是未來經濟表現的不確定因素。
根據週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工業產出年增6.8%,比5月的5.8%明顯加快,並優於市場預期。然而,6月零售銷售增速則出現放緩,顯示內需仍顯疲弱。
今年前六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2.8%,較1至5月的3.7%放緩,也低於市場預估的3.6%,再次突顯投資動能不足。
刺激政策能否續推?市場關注七月底政治局會議
隨著經濟面臨多重壓力,市場目光轉向預計在七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屆時將定調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北京近期已加大基礎建設投資與消費補貼,同時實施溫和的貨幣寬鬆政策。
5月時,中國央行已下調利率並釋出流動性,作為對美國總統川普貿易關稅衝擊的因應措施。分析人士預期未來數月仍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部分觀點甚至認為若經濟急劇減速,政府可能會擴大財政赤字支出。
但觀察家指出,單靠刺激政策可能難以根治結構性通縮壓力。數據顯示,中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出現近兩年來最快跌幅,反映企業面臨嚴峻的價格壓力。
中國全年成長目標仍為5%
中國目前全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約5%。然而,根據最新的路透調查,預估第三季GDP增速將放緩至4.5%,第四季更降至4.0%。這反映出在川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背景下,北京如何提振家庭消費、重建信心,將成為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中國6月出口表現略有起色,進口亦出現反彈,顯示在八月貿易休戰期限前,工廠積極出貨。但這一動能是否能延續至下半年,仍須觀察外部貿易與內部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