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擴大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14國加徵關稅,並將於8月1日起實施新一輪制裁,涵蓋銅、半導體與製藥業產品。
• 債市拋售推升殖利率:全球債市同步下跌,美國10年期與3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數週高點。
• 通膨數據受矚:6月CPI即將公布,市場關注關稅是否將引發遲來的物價壓力。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通膨與債務議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政策面動作引發價格壓力預期,同時債券供給增加使殖利率持續上行。投資人正密切關注通膨數據與公債標售結果,以評估後續利率走勢與市場情緒變化。
川普擴大貿易施壓、債務法案推升市場不安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一宣布,將對包括日本與南韓在內的14個國家自8月1日起加徵更高關稅,並於週二擴大制裁範圍,針對進口銅課徵50%關稅,同時預告半導體與製藥產品也將納入未來的徵稅清單。此舉被市場視為貿易戰再升級,引發對通膨上升與全球供應鏈受阻的擔憂。
另一方面,美國國會上週通過川普主導的《Big Beautiful Bill》,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紀律與未來債務壓力的高度關注。這一連串政策行動使投資人對通膨與公債供給增加的風險重新定價,美債殖利率應聲走高。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4.435%,創下自6月20日以來新高;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升至4.974%,為6月9日以來高點。
債市利率曲線轉變、通膨預期與供給壓力升溫
近期市場對通膨的預期再度升溫,主因在於川普政府推動的新關稅措施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雖然目前CPI仍未出現明顯上升,但投資人已開始關注7月15日即將公布的6月通膨數據,評估政策是否會逐漸反映在價格端。
同時,《Big Beautiful Bill》法案帶來的財政擴張,意味著未來美國將有更大規模的發債需求,本週財政部將標售10年期與30年期公債,儘管長天期殖利率走升可能吸引部分買盤,但整體市場對債券供給的消化能力仍有待觀察。
利率結構方面,本週長端殖利率上升速度高於短端,使得2年與10年期利差擴大至51個基點,這樣的曲線變化往往代表市場對中長期通膨與經濟前景的重新定價。此外,日本與德國等主要國家的債市也出現同步拋售,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上週公布的就業數據優於預期,也讓市場降低對聯準會年內降息幅度的預期。
未來趨勢與結論
美債殖利率短線可能持續面臨上升壓力,一方面來自政策擴張與貿易戰推動的通膨預期,另一方面則是龐大發債規模帶來的供給面挑戰。
若本月CPI數據顯示價格壓力確實升溫,將進一步加深市場對「高利率維持更久」的預期,並延續對長天期債券的拋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