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公司債市場近期雖見發行熱潮與信用利差縮窄,但投資人對經濟與通膨前景仍抱持謹慎態度,這樣的情緒反映出市場對關稅政策與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
包含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內的15家投資等級公司於週一發行新公司債,總共籌得183億美元,卻吸引高達950億美元的訂單。
這樣的超額認購顯示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顯然受到川普政府暫緩部分關稅措施的激勵。
但儘管如此,專家指出這樣的市場熱度背後仍藏著擔憂情緒。
高評等公司債的利差自4月9日高點以來僅縮小了17個基點,高收益債的利差則自4月4日以來下降了72個基點,反映出投資人仍偏好高品質資產以避險。
關稅對債市情緒有何衝擊?
CreditSights的投資等級與總體策略主管Zachary Griffiths表示:「市場情緒仍然脆弱。」
他指出,「週一債券需求強勁,正好反映出市場在川普宣布對多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所產生的避險情緒。」這使得投資人偏好美國公債與高品質公司債,而非風險較高的資產。
Griffiths進一步表示,關稅所引發的通膨壓力也使投資人擔心聯準會將不願意降息,「這意味著信用利差可能進一步擴大。」
根據Lipper美國基金資金流向數據,在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後一週,投資人撤出61億美元的高評等債基金與96億美元的高收益債基金。
儘管近幾週關稅措施已有所延後與調整,但資金外流情況仍在持續,只是幅度有所減緩。
投資人轉向高評級公司債,意味著什麼?
BMO Capital Markets的信用策略師Dan Krieter指出,即使在投資等級債中,投資人也偏好評級較高的標的。
週一所發行的BBB評級債券(即投資等級的邊緣)平均溢價為3個基點,而AA與A評級的公司債則幾乎無需溢價。
他表示,「這強化了一個觀點:如果投資人持續在當前總體經濟環境中維持防禦性配置,那麼信用利差進一步縮小的空間可能有限。」
現在是發行公司債的最佳時機?
SMBC Nikko Securities的信用策略師Edward Marrinan指出,儘管信用利差收窄、發債活動回溫,但市場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他建議企業應趁現在市場相對穩定的時候發債,因為接下來可能會因為就業與通膨數據公布,以及貿易與關稅政策出現不利消息而引發市場動盪。
CreditSights的Griffiths補充,他們對年底的信用利差預測為投資等級債129個基點,高收益債425個基點,略高於目前水平但仍不至於陷入危機。
他說:「如果利差擴大,我們預期需求將增加。因此,即使市場風險上升導致借貸成本提高,高品質企業仍能順利募資,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