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AI創新與政策鬆綁引發港股飆升,短期熱錢湧入,但全球投資者仍觀望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2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突破及與科技巨頭的和解,帶動了香港股市及互聯網巨頭的股價飆升。然而,券商指出,背後的買家多為短期資金,全球投資者對大幅押注仍持謹慎態度,因市場波動劇烈。

香港恆生指數自今年初以來上漲13%,與德國DAX指數並列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相比之下,那斯達克標普500指數僅上漲4%。香港科技股自1月中旬以來已上漲31%,創下三年新高,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科技業領袖會面,進一步刺激了市場情緒。

券商表示,目前的市場投機氣氛濃厚,短期投資心態主導了這波急速上漲,而大型全球投資者則選擇觀望。

誰在推動這波漲勢?

香港大華繼顯控股公司的Steven Leung表示:「這波市場漲勢在過去兩週是由熱錢推動。」這些資金由尋求短期回報的投資者控制。根據中金公司(CICC)的數據,自農曆新年假期以來,南向資金(即中國內地投資者買入香港股票的資金)累計達到266億港元,與去年9月的創紀錄資金湧入水平相當。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顯示,對沖基金的淨部位接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買家主要來自亞洲,並採取多頭部位,而非回補空頭部位。

AI創新與政策鬆綁是主因嗎?

推動此次熱潮的原因包括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的迅速崛起,其開發的AI模型成本遠低於美國競爭對手。此外,中國未受到美國重大制裁的消息,以及習近平與科技領袖的會面,也提振了市場信心。

阿里巴巴是此次漲勢的領頭羊,因其宣布與蘋果達成AI合作,加上創辦人馬雲在這次與習近平的座談會上亮相,使市場大受鼓舞。阿里巴巴股價在週一觸及三年新高,今年迄今已上漲近50%。

「馬雲的出現象徵著政府對科技產業態度的重大轉變,」Gavekal Dragonomics的副研究總監Christopher Beddor表示,「過去幾年,馬雲幾乎成為科技監管風暴的代表人物,如今政策立場幾乎完全逆轉。」

熱錢能持續推動市場嗎?

儘管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全球投資者正重新評估中國的投資價值,並且高盛分析師已將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從75上調至85,然而,市場對於中國的信心仍不穩定。

恆生科技指數走勢

圖片來源:路透社
整體來看,儘管近期中國科技股受到AI創新及政策支持而回升,但與歷史高點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回升空間,顯示市場對長期穩定成長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在中國,散戶投資者流傳著一句話:「早期的信徒吃雞肉,中期的信徒喝雞湯,而晚期的信徒只能收拾空盤子。」顯示了當前市場的短線交易心態。

總體而言,這波中國科技股的漲勢雖由AI創新及政策鬆綁推動,但短期資金的主導角色,也讓市場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中國經濟
deepseek
科技股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