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新關稅政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近期出現劇烈震盪。這波市場動盪強化了歐洲央行(ECB)下週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也讓市場更加預期該行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將迅速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
由於新關稅政策可能拖累經濟成長,加上市場波動對物價產生下跌壓力,經濟學家認為這些因素將遠遠超過歐盟可能實施報復性措施所帶來的通膨效果。
市場目前預期,歐洲央行將在四月及六月的會議中分別降息一次,全年總計可能降息三至四次。德國公債殖利率(作為歐元區的基準利率)也因此持續下滑,反映出市場已開始消化衰退風險。
歐洲央行是否已達成一致?經濟衰退與通膨目標的拉鋸
儘管歐洲央行內部尚未就長期政策方向達成共識,但在當前環境下,市場幾乎篤定下週將降息,且今年內利率可能降得比原先預期更深,而不至於危及2%的通膨目標。
隨著市場混亂擴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升高,未來「刺激經濟成長」可能將成為比抑制通膨更迫切的目標。事實上,通膨已連續四年超出歐洲央行的目標值。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Frederik Ducrozet表示:「因為不確定性升高,他們必須在每次會議中降息。從長期來看,並無通膨壓力增加的跡象。」
多位重要的歐洲央行官員,如Pierro Cipollone、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與Yannis Stournaras等皆呼籲在當前情勢下加快寬鬆政策,且尚未有鷹派官員對此發表異議。
關稅與反制措施真的影響有限嗎?
根據歐洲央行的預測,關稅加上歐盟的反制措施,第一年僅會讓經濟成長減少半個百分點。然而,有部分官員私下質疑此預估過於樂觀,認為實際衝擊恐更劇烈。
週一油價大幅走低、殖利率與黃金價格下滑,長期通膨預期亦呈現下降趨勢,種種跡象顯示市場已開始為經濟衰退做準備。目前歐盟仍選擇優先與美方談判而非立刻報復。
另一方面,一些鷹派決策官員則指出,關稅會導致貿易減少、價值鏈重組以及成本上升,這些變化可能使長期核心通膨升溫,情況或許會如同全球化前的年代。
除了降息,歐洲央行還有哪些工具可用?
歐洲央行一向視降息為首要政策工具,但一旦市場動盪演變為全面危機,該行也擁有多項非常規工具可供使用。
若銀行放貸受到影響、歐元區成員國間公債殖利率差異擴大至不合理水準,或是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大幅上升,歐洲央行就會開始擔憂。
與以往危機不同的是,這次主導權在川普手中,他既可能透過一紙命令終結混亂,也可能使情勢更加惡化。
ING的Carsten Brzeski指出:「目前我們處於嚴重修正階段,尚未達到崩盤,但若最壞情況發生,我們將再次動用傳統危機工具,例如透過買債注入流動性、啟動TLTRO或LTRO計畫,甚至擴大美元互換機制。」
目前尚未出現需要動用這些工具的跡象。商業銀行目前仍持有2.8兆歐元(約合3.07兆美元)的超額流動性,週一的流動性投標也無任何銀行提出需求。
TLTRO 是歐洲央行以極低利率(有時甚至是負利率)提供給歐元區商業銀行長期資金貸款的一種機制。主要目的是鼓勵銀行對實體經濟(例如企業與家庭)提供貸款,以刺激經濟成長和維持金融穩定。
LTRO 是歐洲央行將資金借給歐元區的商業銀行,讓他們可以維持放貸能力或應付資金壓力。與 TLTRO 不同的是,LTRO 沒有「資金用途限制」,銀行可以自由使用這筆資金,包含用於購買資產或因應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