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東京4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4%,高於市場預期的3.2%,並創下自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漲幅。
由於東京CPI被視為全國通膨趨勢的前導指標,這項數據對日本央行(BOJ)即將於4月30日至5月1日舉行的政策會議產生重要影響。
日本央行將如何應對這波通膨壓力?
這次通膨走高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價格上揚,以及政府自4月1日起減少對電力與瓦斯帳單的補貼。
此外,東京市政府去年推出的教育補助也曾在一年內壓抑CPI數據,該基期效應在今年消退,也推升了通膨數值。
日本央行正處於逐步退出長期寬鬆政策的轉型期。今年1月已將政策利率調升至0.5%。雖然行長植田和男曾表示將持續評估升息的適當時機,但目前美國加徵關稅的外部風險,讓升息決策變得更加複雜。
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Takeshi Minami表示:「核心通膨可能在未來數月仍將維持高檔。日本央行對美國關稅對經濟的衝擊仍持審慎態度,但若影響不大,將尋求下一次升息的時機。」
能源補貼再度啟動,能否抑制物價壓力?
為了緩解來自美國關稅的影響,日本政府已於週五啟動緊急經濟對策,其中包括重新啟動電費補貼措施。
根據瑞穗證券估計,這些補貼可望拉低核心CPI達0.4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剔除生鮮食品與燃料後的「東京核心-核心CPI」年增率亦自3月的2.2%升至4月的3.1%。由於這項指標更能反映廣泛的物價趨勢,因此格外受到日本央行的關注。
為何市場仍不期待大幅升息?
儘管通膨數據持續強勁,匯豐的經濟學家在週四發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在全球總體經濟風險升高的背景下,對於經濟成長與物價的放緩風險可能會成為日本央行明年決策的更大考量,這將阻礙其在2026年底前將政策利率升至1.0%的可能性。」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日本央行最可能在第三季再度升息0.25個百分點,但整體趨勢仍偏向漸進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