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高利率環境可能延續: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 Mary Daly 強調通膨壓力仍在,聯準會寧可少降或延後降息,以維持對抗通膨決心,顯示當前 4.25%–4.50% 的政策利率短期內難以下調。
• 關稅推升短期通膨預期:新一輪關稅政策墊高進口成本,使 1 年期通膨預期飆升,雖然市場視其為「一次性衝擊」,但短期物價壓力仍增加不確定性。
• 全球需求疲弱構成外部風險:WTO 預期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萎縮,UNCTAD 與 Fitch 下修 2025 年全球成長預估,地緣風險與貿易脫鉤加劇美國內部決策兩難。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美國正處於「利率政策偏鷹、通膨壓力轉趨短期化、外部需求趨疲」的震盪階段——投資人需密切關注通膨與就業數據變化,以評估降息時點是否延後,短期內市場對聯準會鷹派立場的信任支撐長端通膨預期穩定。
高利率政策可能延續
本週美國貨幣政策氛圍因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 Mary Daly 的談話而顯得更加鷹派。她在柏克萊大學表示,雖然仍傾向「今年降息兩次」,但若通膨進展持續緩慢、風險上升,聯準會「寧可少降或晚降」,以維持對抗通膨決心。
眼下 4.25%–4.50% 的政策利率距離她認定的 3% 中性利率仍屬限制性區間,顯示高利率環境仍將維持。
與此同時,債市給出的訊號偏向樂觀:10 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回跌至 2.1%,5 年期亦僅 2.2%,市場似乎相信關稅帶來的物價衝擊將是一次性,而非長期通膨動力。
在全球經濟方面,WTO 預期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收縮 0.2%,而聯合國貿發會與 Fitch 皆將 2025 年全球成長預估降至約 2%。貿易脫鉤及地緣風險為長期需求蒙上陰影,增添聯準會決策的兩難。
關稅政策推升短期通膨預期,市場仍信任聯準會抗通膨決心
短線通膨預期攀升的核心是關稅政策。高關稅直接墊高進口成本,消費者對當前與近期價格上漲更為敏感,因此 1 年期通膨預期大幅跳升。
然而投資人認定關稅屬「一次性調價」而非「持續性漲價」,加上聯準會過去四年在壓制通膨上的強硬作為仍歷歷在目,使得長端通膨錨定性得以維持。
換言之,市場相信聯準會「說到做到」,願意以更長時間的高利率來換取物價穩定。
由於美國就業與內需暫未顯著放緩,決策者有條件選擇「觀望但偏鷹」。
Daly 指出,只要經濟仍高於趨勢、通膨下降進度有限,就有理由維持限制性利率;而若未來數據顯示通膨快速回落或勞動市場轉弱,降息才會加速。
市場重新定價降息預期,三大變數主導未來政策走向
在「短端預期躁動、長端錨定穩定」的情境下,市場對 2025 年降息的幅度與時點正重新定價。原先押注四碼降息已降至不足三碼;若接下來數月的 CPI 與 PCE 報告仍顯黏性,兩碼甚至更少將成基準情境。
投資人須關注三大變數:
1️⃣5–6 月物價與就業數據將決定 7 月之後的降息窗口是否開啟。
2️⃣關稅名單是否進一步擴大,若衝擊延長,短期通膨雜訊恐再拉高。
3️⃣全球需求下滑是否開始侵蝕美國內需,一旦外部疲弱蔓延,聯準會勢必在「壓通膨」與「保增長」間重新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