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全球暖化警鐘:各國綠能進程備受考驗

2024年10月16日 10:4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24年10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報告,政府為加速可再生能源使用所設定的目標和計劃,只能實現到2030年聯合國氣候目標所需增長的一半。

重要性

在去年的COP28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全球領導人確立了必須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及提升能源效率的兩大關鍵目標。

這些目標不僅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更是為了在本世紀內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2.7華氏度)內,避免更嚴重的氣候變化後果。

根據《巴黎協定》,各國已承諾透過國家自主貢獻(NDCs)來應對氣候變化。一些國家預計會在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會議上公佈其新的承諾與計劃。

然而,許多專家擔憂,這些更新的目標和承諾可能不足以應對當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

IRENA報告中的關鍵數據

IRENA的報告追蹤了各國在可再生能源增長方面的進展。

1. 可再生能源容量需求

目前裝機容量: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3.9太瓦(TW)。
2030年目標容量:需達到11.2 TW。
新增需求:七年內需增加7.3 TW的可再生能源容量。
容量缺口:現有國家計劃預計2030年仍會缺少3.8 TW,意味著將減少34%的目標。

2. 投資需求

當前投資額: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年度投資為5700億美元。
未來投資需求:從2024年起至2030年,每年需達到1.5萬億美元。
投資增幅:年度投資需增加近三倍才能實現目標。

3. 能源強度改善需求

現狀:2022年的能源強度改善年增長率為2%。
未來目標:2023年至2030年間年增長率需提升至4%。
挑戰:資金和技術推動都不足,現有計劃無法達到必要的改善速度。

全球可再生能源現況及挑戰

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與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期也有所不符。根據IEA的報告,儘管可再生能源在2030年可能達到全球電力需求的50%,但仍無法滿足聯合國設定的全球氣候目標。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一些大型經濟體上,如中國和美國,雖然兩國正在推動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但面臨基礎設施限制和政策變動等挑戰。

即使許多國家已提出能源轉型政策,但資金短缺和技術挑戰仍然是主要障礙。

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顯得至關重要。

歐盟:《綠色協議》旨在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並且通過大規模投資可再生能源和減少化石燃料依賴來推動全球的能源轉型。
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也對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提供了大力支持,該法案為可再生能源投資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資金。

然而,這些政策還需要與技術創新相結合,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總結

IRENA的最新報告顯示,各國若未能大幅推進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可能導致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退化和糧食安全威脅,並加劇水資源短缺和公共健康風險。

隨著因氣候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斷增加,還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和國際衝突。這些影響突顯出各國需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減排,以降低未來風險。

然而,全球面臨基礎設施不足、政策挑戰及資金短缺等障礙,使達成聯合國1.5°C升溫限制變得困難。IRENA強調,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將是縮小這一差距的關鍵。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