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網鬼故事:排隊15年才併網?英國綠能、AI全卡死在「殭屍案」清單裡!

2025年04月16日 16: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wallpapercave

2025年4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年來,英國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資料中心與 AI 設備等高電力需求產業,但這些項目在申請併網時,卻紛紛卡在接入排隊名單中,遲遲無法上線。許多本來已經準備就緒的案子,只因前方擠滿了毫無進度的申請,反而得長年等待,有些甚至被告知要排上 10 到 15 年才能接入電網😱。

這些停滯不前卻佔著名額的案子,被英國政府稱為「殭屍案(zombie projects)」,正是導致電網全面塞車的主因之一。為此,英國政府與能源監管機構已經啟動大規模制度改革,試圖翻轉這套讓電網變成瓶頸的機制。

三大根源導致全面塞車

英國電網接入系統之所以會全面塞車,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而是長年累積的制度性問題共同作用。

首先,目前制度採用「先到先排」的原則,只要開發商提出申請,就能在排隊名單中取得一個位置,無論該案子是否擁有土地使用權、融資承諾,或具備實質施工條件。這導致許多案子僅止於紙上計畫,卻能長期占據名額,阻礙後續真正準備就緒的項目接入電網。

這類案子即使缺乏進度,也很少會被主動移除,因為目前缺乏有效的篩選與退場機制,讓整個接入名單變成「只進不出」。

再加上再生能源政策推動及高電力需求產業快速成長,併網申請大量湧入,使得排隊總量遠超出電網實際能處理的水位。根據英國政府數據,目前排隊名單上的總申請容量已達 722GW,其中有相當比例的專案並不具備可行性,卻仍占據資源位置。這不僅拖延新案接入,也降低了整體系統的效率與透明度,成為英國能源轉型進程中的一大障礙。

從機制面全面翻新併網制度

為了改善併網制度多年來的積壓與低效率,英國近期啟動一系列接入改革措施,從名單篩選到排序邏輯,全面翻新整體併網規則,改革方向可歸納為三大重點。

📌清除殭屍案,排隊不再無條件佔位

目前英國的併網申請量中約有三分之二被視為缺乏實質條件的「殭屍案」。這些案件長期無進度,卻仍占據排隊名額,嚴重阻礙了真正具備開發能力的案子。

新的制度要求申請單位需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土地使用權、融資資料與設計進度等證明,否則將被移出名單。第一輪清理預計在 2025 年中前完成,釋放出大量接入容量,讓具備實力的項目往前移。這也象徵制度正式從「先申請就佔位」,轉向「準備好才接入」的新邏輯。

📌設立快速通道,讓成熟案加速上線

為鼓勵已具備成熟條件的專案能加速併網,新的機制也設立了「快速通道」,加速審查與接入流程。首波適用對象包括再生能源開發案(如陸上與離岸風電、太陽能)、資料中心與 AI 伺服器設施等高電力密集型產業。改革目標是將過去平均需等待五年的併網時程,縮短至六到十二個月內完成。

這不只是協助推動綠能,更是希望讓能源基礎建設從「投資障礙」轉變為「產業吸引力」,提高企業對英國設廠與開發的意願。

📌引入戰略規劃,讓電網與國家政策同步運作

未來電網容量的分配,將不再只是被動應付申請順序,而是根據國家產業與能源發展戰略主動規劃。英國將由 Ofgem 與電網營運單位共同主導戰略併網計畫,調整資源配置重點,例如哪些區域優先佈局、哪些產業類型具備政策關聯性。

政府也預告將透過立法,賦予主管機關更多規劃與協調權限,避免重複投資、資源浪費或地區發展失衡。整體方向明確指出:電網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產業、土地與政策整合的關鍵系統。這項變革,將電網從一個被動服務的基礎設施,升級為主動規劃、帶動轉型的戰略平台。

轉型時代的競爭力

電網改革之所以成為英國當前的優先政策,不只是為了解決接入塞車,更是為了讓能源轉型真正落地。要達成 2030 年的潔淨能源目標,光靠擴建電網還不夠,制度也必須跟上產業發展的速度與需求。

根據官方預估,這波制度調整有望每年釋放高達 400 億英鎊的潛在投資,成為帶動能源與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力。改革能否順利落地仍有待觀察,但意義已非常明確——在轉型時代,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國家競爭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電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