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借鏡|從「1兆美元好感」到「25%關稅懲罰」:日本對美關稅談判何以全線失敗?

2025年07月08日 17:02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TPG

日本政府試圖以1兆美元對美投資換取關稅豁免的談判正式宣告失敗,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已通知日本,將自8月1日起對日本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此舉預料將對日本經濟與汽車產業帶來沉重打擊。

談判過程

今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川普首次會晤時,提出對美國能源及鋼鐵等領域的1兆美元投資承諾,當時川普公開稱兩國關係「非常好」,並表示不預期在貿易談判上會出現任何問題。此後,為了在7月20日上議院選舉前避免開放對國內政治敏感的農產品市場,特別是稻米,日本談判團隊持續將談判重心放在投資換取汽車關稅減免。

然而,據熟悉談判進展的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這一策略最終未能化解川普對農業進口問題的關切。川普上週在社群媒體上指責日本「被寵壞」,不願意進口美國稻米,儘管日本正面臨稻米短缺。

日本經濟大臣赤澤良成自4月以來已七度前往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密集協商,並多次對外表示有信心在6月G7峰會前達成協議。然而,當雙方6月中旬於加拿大會面時,川普顯得疲憊且對貿易議題興趣缺缺,僅簡短寒暄便交由閣僚磋商,會後石破坦言「雙方理解存在落差」。

最終,美方在7月初正式通知,日本將面臨25%的關稅懲罰。此舉被視為川普對日本長期拒絕開放農業市場的強硬回應。專家指出,汽車業佔日本出口五分之一,並支撐每十名日本勞工中的一人,關稅措施勢必對經濟造成雙位數衝擊。

「這顯示川普的挫折感已到臨界點,」東京上智大學美國政策專家前嶋和弘表示,「日本企業需要思考如何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石破首相7月8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政府將持續爭取「兼顧兩國利益、保護日本國家利益的協議」。但分析人士認為,在執政聯盟支持度已經下滑的背景下,這場關稅風暴恐進一步動搖石破政權的穩定性。

汽車業受衝擊

日本汽車產業佔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28%,顯示其在出口結構中的主導地位。汽車及其零組件出口不僅為日本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也支撐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鋼鐵、電子、化工等。

2025年5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金額年減24.7%,汽車零組件年減19%,是自2021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儘管出口量僅小幅下滑3.9%,但出口總值大幅縮水,顯示日本汽車廠商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成本,暫未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僅有Subaru與三菱汽車調漲售價。

這種策略短期內有助於維持美國市場市占率,但長期將侵蝕企業獲利。例如,Toyota估算僅4-5月關稅就已使其營業利益減少1800億日圓,Honda則預估2025年全年因美國及其他地區關稅損失高達6500億日圓。這些數字反映出關稅對日本汽車產業獲利能力的直接衝擊。

對台灣來說

這場失敗是一堂深刻的經濟與政治課:在面對川普這類高度直覺主導、以選舉利益為優先考量的領導人時,單靠金錢投資,終究無法取代對核心產業開放的具體承諾。日本談判團隊對「避免農業讓步」的固執,以及對「投資即萬靈丹」的錯誤信仰,最終導致兩敗俱傷。

未來,日本或許只能在美國要求的農產品開放上做出部分妥協,換取汽車產業的喘息空間。這次教訓提醒各國,與川普政府打交道,不僅要準備好支票本,還得認真評估他最在意的政治牌桌——否則,哪怕再「友好」,也難逃翻臉無情的後果。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