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面對川普的關稅政策,美國汽車零件零售商 O'Reilly Automotive (ORLY-US) 宣布上調2025年全年獲利預期,成為市場關注的逆勢贏家之一。
背後的動力,不僅來自美國本土消費行為的轉變,更可能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帶來新一波出口與轉型機會。
為何O'Reilly能逆勢受益?
O'Reilly將2025年每股盈餘預測由原先的 42.60–43.10美元上調至 42.90–43.40美元,全年營收維持在 174億至177億美元 的區間。
儘管第一季營收 41.4 億美元與每股盈餘 9.35美元 略低於預期,但整體業績仍展現強勁抗壓性。根本原因在於川普對中國與墨西哥進口汽車零件課徵關稅,尤其對中國的關稅高達 145%,導致新車價格走高。
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自行維修車輛 DIY 或前往售後維修市場 Aftermarket,延長舊車壽命,形成對替換零件的實質需求提升。
O'Reilly本身產品線多元、供應鏈彈性高,具備良好的價格轉嫁能力,並能因應關稅壓力持續優化庫存與採購策略,使其成為汽車售後維修市場的典型受益者。
台灣供應鏈潛力浮現
O'Reilly的上游供應鏈長年倚賴中國與墨西哥,而當前關稅政策迫使其重新評估風險與成本,這也為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開啟新契機。
台灣業者在機構件、懸吊系統、煞車零件與電子模組等領域具備完整代工實力,加上品質穩定與交貨彈性高,有望成為替代供應來源。
特別是在中美貿易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去中國化」的趨勢也讓台廠的出口機會浮現。
美國正推動可維修性法案 Right to Repair,強調維修權利與產品可維修性,若立法成案,將進一步擴大後市場規模,並改變原廠與售後維修市場零件通路的競爭結構。
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的新契機
📌替代供應來源需求提升:美國進口商為降低關稅成本,積極尋找中國、墨西哥以外的替代供應商。台灣以其高品質、彈性生產能力及與美國良好的貿易關係,成為理想選擇。
📌台灣產業優勢:擁有完整的汽車零組件產業鏈,產品涵蓋引擎零件、底盤、電子、燈具等多元領域。具備國際認證與出口經驗,能快速切入美國售後維修(Aftermarket)市場。
📌潛在合作模式:台灣廠商可直接供貨給O'Reilly等美國通路商。OEM/ODM合作:協助美國品牌開發、製造專屬產品,提升附加價值。
後市場邁入新週期
當新車價格與高利率限制消費者換車意願,加上老舊車輛持有年限拉長,美國DIY與維修需求將持續攀升。趨勢不僅使O'Reilly等通路商受益,更將擴散至整條供應鏈上游。
而台灣中小型汽車零組件廠若能掌握此轉機,在品質、交期、合規與在地合作通路上持續強化,未來三年內有望從OEM代工者蛻變為具有品牌與策略主導力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