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進口銅課徵50%關稅,若政策正式生效,將為美國歷來首次對銅加徵關稅。由於美國現階段高度仰賴銅進口,預期關稅將改變美國國內銅供應結構,並可能使美國本土最大銅生產商Freeport-McMoRan (FCX-US) 成為主要受益者。
Freeport產量占比高
在美國,Freeport掌握約60%的銅產量,且旗下七座礦場全數位於美國境內,其中有四座是美國前五大銅礦。公司所有銅產皆在國內銷售,不受進口關稅影響,因此當關稅拉高進口成本,美國國內銅價同步上漲時,Freeport的銅品可望直接受惠於價格優勢。
公司表示,4月時曾估算若關稅實施,每年EBITDA可增加8億美元,當時美國Comex銅價相較LME約有每磅60美分溢價。截至7月12日,該溢價已幾乎翻倍,潛在EBITDA增益估計可達16億美元,為當初預估的兩倍。而公司2024年全年EBITDA為100億美元。
具備即時擴產與加工潛力
在美國現階段銅供應受限下,Freeport除了既有產量占比高,還擁有可立即動用的擴產潛力。公司預計透過舊礦石回收(leaching)技術,至2027年前每年可新增8億磅銅產能。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Bagdad與Lone Star礦場亦有擴建空間,並已考慮擴充冶煉產能。
公司執行長Kathleen Quirk強調,若銅關稅政策上路,Freeport將成為代表美國銅產業的關鍵業者。
美國建礦耗時長,其他企業難追趕
目前美國約有一半的銅仰賴進口,主要來自智利、加拿大與秘魯。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冶鍊國和消費國, 到 2050 年,全球銅需求有望增長至少 60%。儘管川普政府長期目標可能是銅自給自足,但根據S&P Global研究,美國開發一座新礦平均耗時近29年,是全球第二長,僅次於尚比亞。礦業開發不僅涉及長期探勘與審批程序,亦常面臨來自在地居民與保育團體的反對。
包括必和必拓 BHP Group (BHP-US)、力拓 Rio Tinto (RIO-US)、Antofagasta等多家國際礦商,其在美的開發計畫均遭遇多年延宕。儘管Rio Tinto正在推進亞利桑那州的Resolution Copper計畫,也對擴大美國銅投資表達興趣,但實際產出仍遙遙無期(相關報導)。
冶煉產能受限,銅廢成潛在來源
除礦場建設進度落後外,美國的銅冶煉能力也顯不足。目前全美僅剩三座銅冶煉廠,其中一座自2019年起停產,與1995年時的七座相比大幅減少。冶煉產能不足進一步限制了現有或潛在礦場的產能轉化能力。
市場預估,川普政府若希望增加國內供應來源,可能進一步禁止銅廢料出口。美國每年出口的銅廢料超過50萬公噸,數量甚至高於全美最大銅礦的年產量。由於銅可循環再利用,若能留在美國國內加工,將可一定程度緩解原料供應緊縮。
在美國高度依賴銅進口、開發週期冗長、冶煉設施不足的背景下,Freeport-McMoRan因擁有龐大既有產能、完整供應鏈與即時擴產能力,預料將成為川普關稅政策的最大贏家。相較之下,其餘業者受制於項目延宕與法規障礙,短期內難以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