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雖然美國目前因工資成長與低失業率帶動了消費支出,但若川普總統的貿易政策所引發的混亂持續擴大,可能會對經濟造成重創。
幾位大型銀行的高層指出,美國施加於貿易夥伴的高額關稅雖然引發物價上漲的憂慮,但目前4.2%的失業率與3月年增3.8%的薪資成長,暫時為市場提供了支撐。
Citigroup財務長Mark Mason表示:「消費者在支出方面依然具有韌性,且能謹慎判斷支出方向。」
這一說法在近期多為悲觀的市場氛圍中,顯得相對樂觀,也暗示著若消費支出能維持目前水準,美國經濟可能有望避免陷入衰退。
勞動市場是關鍵支柱嗎?
JPMorgan Chase財務長Jeremy Barnum上週指出:「最關鍵的變數是失業率。如果勞動市場依然強勁,那麼消費信貸應該不至於出現問題。」
根據第一季財報,JPMorgan的個人與社區銀行業務營收成長了4%,而BofA在其個人銀行部門也出現3%的營收成長。這兩家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放貸機構。
Bank of America財務長Alastair Borthwick在週二表示:「我們的客戶依舊展現出令人鼓舞的跡象,消費端的訊號顯示美國經濟整體狀況仍然良好。」
提前消費會成為未來的隱憂?
不過,部分消費成長可能僅是暫時性現象,因為部分民眾可能提前購買預期關稅將導致價格上漲的商品。
Barnum指出:「我已看到企業特別強調購買關稅實施前的庫存商品……從4月的數據來看,似乎有一些消費提前發生的現象。」
此外,根據紐約聯準銀行的報告顯示,美國家庭總負債創下18.04兆美元新高,這可能會限制其非必要性支出的能力。
分析師也指出,學生貸款的恢復償還可能帶來額外壓力,尤其是在今年2月美國上訴法院裁定拜登政府缺乏推動學生債務減免計畫的權限後,許多借款人將無法獲得原本預期的寬減。
低收入家庭成為最大受害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低收入家庭將首當其衝。Wells Fargo執行長Charlie Scharf最近警告說,財務條件較差的客戶已出現壓力跡象。
而Citigroup的Mason則指出,消費支出已從旅遊與娛樂等非必要項目轉向基本生活需求。
雖然白宮至今仍對於經濟衰退的說法有所保留,但隨著部分經濟學者預測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出現負成長,加上對通膨的擔憂,市場的疑慮仍未消散。
JPMorgan執行長Jamie Dimon表示,其內部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機率為50%。
美國經濟分析局將於4月30日公布第一季GDP預估數據,這或將成為未來判斷經濟走向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