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經貿情勢持續動盪的背景下,中國出口表現出人意料地強勁。
儘管美中貿易摩擦未解、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壓力不減,但一波來自國際市場為規避高額關稅所引發的「搶單潮」,成功拉抬中國對外出貨動能。
中國四月出口表現超乎預期
根據週五中國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增速放緩,中國2025年4月的出口年增率仍達到8.1%,遠高於路透社經濟學家預估的1.9%,但低於3月的12.4%。
由於美中之間持續的關稅對峙,企業紛紛趕在限制生效前加快生產與出貨,以減少關稅衝擊。尤其是那些依賴中國原物料及工業中間品的市場,如東南亞國家,加快生產腳步應對即將到來的關稅變化。
其他數據透露哪些變化?
🚩出口
中國4月出口至東南亞國家成長20.8%,反映該區市場為搶搭中國供應鏈而增加進貨;反觀對美出口則下跌21%,中美貿易順差從3月的276億美元縮減至4月的205億美元。
其中,鋼鐵出口連續第二個月超過千萬公噸,顯示像是南韓與越南等主要客戶正在搶購。
銅進口則維持穩定,顯示需求尚未明顯轉弱。而大豆進口創下10年新低,則主要受延遲報關與巴西出貨不順所致,與關稅影響無關。
🚩進口
進口方面,年減僅0.2%,遠優於預估的5.9%跌幅,顯示國內需求可能比外界預期更具韌性。
這與近期中國官方持續推出支撐總體經濟的政策措施有關,包括流動性注入與利率下調等刺激方案。
貿易談判將決定出口能否維持強勁?
根據Eurasia Group中國區主管Dan Wang所言:「東南亞國家正加快生產以趕上7月談判期限,並高度依賴中國的原物料與工業投入,因此中國出口受惠。」
她補充指出,如果145%關稅仍持續,加上東南亞與川普政府的談判進展有限,中國出口數據恐迅速惡化。
但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Zhiwei Zhang指出:「關稅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反映在4月數據中,預期未來數月貿易數據將逐步轉弱。希望中美能盡快達成協議,減輕全球貿易的衝擊。」
目前中國仍倚重出口作為總體經濟成長的驅動力之一,特別是在疫情與房市低迷的雙重打擊下。
若無法透過貿易談判取得突破,未來幾個月出口表現將面臨巨大挑戰。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主導著中國外貿的走向,也牽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