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廠巨有科技(8227-TW)近年來積極投入先進製程,並搭上AI邊緣運算需求爆發的浪潮,帶動NRE(委託設計工程服務)接單量顯著成長。
在NRE的挹注下,今年累計前4月營收達 2.84億元,累計年增24.85%,公司NRE專案接單已突破2024年全年水準,顯示市場對其客製化設計能力與技術實力的高度信任。
AI邊緣運算的迅速擴張,正驅動巨有科技(8227-TW)NRE業務快速成長,成為公司近期營運的主要成長引擎。
NRE接單暢旺,先進製程成關鍵
隨著AI應用從雲端延伸至終端裝置,諸如智慧工廠、自動駕駛、安控影像處理等場景對即時、高效、低延遲的運算需求驟升,相較於通用晶片,客製化ASIC可提供更高效能與更低功耗的解決方案,成為邊緣AI裝置的核心硬體平台。
日前巨有科技(8227-TW)法說會,董事長賴志賢表示,客戶委託設計(NRE)專案接單明顯增加,其今年截至4月NRE專案接單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準,主因受惠於AI邊緣運算應用需求急速擴大,帶動了對低功耗、高效能ASIC晶片的需求。
尤其在先進製程方面,巨有科技(8227-TW)已完成台積電(2330-TW)6奈米專案,應用於邊緣人工智慧(AI)相關領域,公司積極推進5奈米、4奈米甚至3奈米製程。
隨著客戶對低功耗、高效能ASIC晶片的需求持續攀升,推動NRE(委託設計服務)接案大幅成長,巨有科技(8227-TW)目前在手專案已超過80件,其中約20%為2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顯示公司技術獲市場高度肯定。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巨有科技公司簡介
巨有科技(8227-TW)是一家專注於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的公司。
ASIC簡單來說,就是依照客戶特定需求量身打造的晶片,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優化,達到更高的效能和更低的功耗。
巨有科技(8227-TW)提供完整的客製晶片設計服務,涵蓋設計、驗證、封裝導入至量產支援,應用橫跨AI、工控、車用、光通訊等多元領域。
公司與台積電、Synopsys等國際夥伴維持長期策略合作,持續推進先進製程與新興應用落地。
近年來,隨著AI、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ASIC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為巨有科技(8227)帶來了不少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攜手台積電,搶攻先進製程商機
巨有科技(8227-TW)是台積電(2330-TW)設計中心聯盟成員,提供CoWoS統包服務。CoWoS是一種先進封裝技術,將多個晶片整合在單一基板上,提升系統效能和密度,特別適合高效能運算和AI應用。
董事長賴志賢透露,6奈米ASIC已於2025年2月順利Tape-out(流片),並將往更先進製程推進,對未來充滿願景。
他更表示,進入12奈米以下製程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先進製程不只是競爭門檻,更是AI時代功能整合的必要條件。我們看到的,不是挑戰,而是充滿願景的藍海。
擴大研發投入,迎接爆發性成長
面對NRE業務接單暢旺,巨有科技(8227-TW)也積極擴大研發投入,公司表示現階段產能已接近滿載,預計將擴充研發資源與產能配置以支援爆發性的客戶需求。
藉由與晶圓代工、EDA工具商、IP供應商的策略合作,將能更迅速推進量產時程並強化市場競爭力。
根據公司資料,目前已接獲超過80個專案,其中約20%是2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顯示其在先進製程領域的技術實力。訂單遠優於原先預期,同時也仰賴過往積極佈局研發,包含擴編RD人力、導入先進EDA工具及IP夥伴合作,效益逐步顯現。
巨有科技(8227-TW)與立衛科技策略性分工,目前產能爆滿,預計會在擴充研發資源。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產業趨勢:AI邊緣運算爆發,ASIC需求來了!
隨著AI應用從雲端延伸至終端裝置,諸如智慧工廠、自動駕駛、安控影像處理等場景對即時、高效、低延遲的運算需求驟升。
相較於傳統的通用型晶片難以滿足需求,客製化ASIC可提供更高效能與更低功耗的解決方案,因此成為邊緣AI裝置的核心硬體平台。
巨有科技(8227)作為一家專注於ASIC設計服務的公司,不只是搭上了這班列車,更在引擎艙裡,將可望受惠於這股產業趨勢,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營運動能延續,看好2025全年表現
在AI與邊緣運算浪潮持續升溫下,巨有科技(8227-TW)的NRE與量產出貨皆可望同步成長,並在2026年後進一步放大營運槓桿效益,尤其先進製程專案一旦成功量產,將對營收與毛利率帶來明顯貢獻。
巨有科技(8227-TW)也強調,公司鎖定AI、車用工控應用,隨著客戶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公司將穩步推進各階段設計與量產任務,搶攻未來AI晶片市場龐大商機,整體營運將逐步恢復營收動能。
-
NRE接單爆發,產能爆滿:2025年NRE接單已破全年紀錄,80專案在手,產能全面啟動。
-
技術門檻高,鎖定先進製程:6奈米專案已流片,規劃前進更先進製程。
-
與台積電、Synopsys策略聯盟:掌握先進EDA工具、IP與晶圓代工關鍵資源。
-
應用多元,抗風險能力強:從AI、車用到工控,業務多元分散。
- ESG與低碳邊緣計算趨勢相符:邊緣AI比雲端更節能,ASIC為最合適的核心架構。
董事長賴志賢直言:「2025年開始充滿願景,進展變得非常快速,客戶拿錢來等你。」
AI邊緣裝置對低延遲與高效能運算的高度需求,是驅動NRE業務快速成長的核心因素,而ASIC正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巨有科技(8227-TW)因此成為市場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