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3.12.20

PC迎來換機潮加上AI PC帶動升級,哪些族群值得關注?

圖片說明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 於2023年12月14日在「AI Everywhere」發表會,宣布推出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圖片來源:美聯社AP/達志影像

2023年8月PC市場動能復甦明顯,可是到了9月就減緩、10月再放緩,市場原先預期2023年下半年PC需求將回溫,現在看來復甦的步伐將推遲。

全球PC品牌第一大的戴爾(Dell)營運長也表示,PC市場已經連續8季下滑,這是他記憶中最長的衰退期。

儘管如此,到了2024年預估將有3億台PC進入使用4年,也就是差不多到了升級換機的時機,這股換機潮將以NB為主,所以預計PC市場2024可望恢復成長。然而目前各家研究機構都沒有對PC需求抱有太大的期待,即使2024將恢復成長,但預估出貨量成長率在2024-2026年都是5%以下

所以對於台灣PC品牌廠來說,短期的營運動能實在是沒什麼可期待。這個情況有沒有可能因為 AI PC而改變?

什麼是AI PC?

目前對於AI PC還沒有一個廣泛認同的確切定義。

PC品牌廠主要是認為AI PC會讓整個硬體升級,包括更強大的CPU、增加的記憶體、更優質的顯示螢幕效果,但也需要軟硬體一起發力,來改善使用者體驗、加強資料與隱私保護的提升。

而CPU廠則專注自家推出的處理器,強調性能差異:

●英特爾(Intel):12/15推出其首款整合AI加速引擎(NPU)的NB處理器Core Ultra,較上代可提升1.7倍的AI運算能力與2.5倍的能耗比。能耗比是指在相同能源消耗情況下,提供原來2.5倍的運算效能。因為AI工作可交由NPU處理,不用都透過CPU或GPU運算,來藉此降低能耗。英特爾更預估2024年全球將有230款NB/PC將採用Core Ultra處理器!

●超微(AMD):12/7發表Ryzen 8040系列NB處理器,較上代產品提升1.6倍的AI處理效能。2024還要再推出下一代代號為Strix Point的CPU,會比Ryzen 8040再高出3倍以上的運算效能。

●輝達(NVDA):推出用於Windows的TensorRT大型語言(LLM)模型,能讓推理速度提高4倍。

目前也可以先將AI PC定義為搭載專為本地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而設計的AI晶片,用來提高運算效率、降低成本和資料傳輸延遲,並保護資料安全。

2024年仍以換機潮為主

全球7大PC品牌廠,包括Dell(戴爾)、HP(惠普)、Lenovo(聯想)、微星(2377-TW)、宏碁(2353-TW)、華碩(2357-TW)、Razer(雷蛇)等,都計畫2024年首季推出AI PC新機。

儘管2024年AI PC就要問世,但許多PC廠仍認為市場還不夠成熟,預計2025年才會迎來雙位數成長。

PC相關供應鏈同樣看法保守,認為目前市場上對AI PC的熱議多於實際應用,預計2024年的PC出貨量仍將主要來自現有的更新需求,而非AI PC帶來新應用,AI PC殺手級應用出現還需時間。

研究機構例Canalys預測,2025 年 AI PC 將加速取代傳統 PC,並在2027年占所有PC出貨的約 60%。英特爾則預計,未來2年AI PC出貨規模可望達1億台、滲透率約30-35%,2028年將達80%。

整體看來,2024的確是AI PC元年,而2025年才會有開始較強的滲透率!

可以關注什麼?

那我們已知,PC供應鏈正準備迎接換機潮,雖然PC出貨量仍被預估未來三年只有低個位數成長,但如果PC供應鏈的產品有立即性、或因應AI PC的升級需求,那就有望期待更高的復甦成長率。

像是NB記憶體從DDR4轉換到DDR5,就讓台灣NB記憶體連接器大廠優群(3217-TW)營收從2023年8月開始就有明顯的復甦。

所以AI PC也許不能提高總體銷量,但因為會帶來零組件的升級需求,尤其是一些CPU以外的相關晶片,經過疫情帶動營運上升後,2023多面臨庫存過高情況;2024的換機潮與AI 升級商機的確也很值得我們關注晶片業的發展。

AI PC會帶動那些晶片升級?

高速傳輸IC

●隨著影音和數據都愈來愈大,需要更大傳輸頻寬以支援邊緣AI處理器。

●愈來愈多產品導入Thunderbolt 5規格,該規格允許PC/NB外接AI加速卡,增強邊緣運算能力。而Thunderbolt 更新到第5代,IC也會需要升級來滿足更多的性能。(附註:Thunderbolt 是由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的硬體介面,支援高速資料傳輸與高解析度顯示器的連接,可通過一條線同時傳送電源、資料和視訊信號。)

譜瑞KY(4966-TW)、祥碩(5269-TW)等打入主控端Host(內建在NB主機板中)的業者較有機會搶先受惠,不過這部分的價格比較競爭。其他包括主攻集線器Hub端(筆電連接出來可與周邊裝置連結)的業者,像是創惟(6104-TW)、鈺創(5351-TW)、威鋒(6756-TW)等,也有機會陸續迎來相關的升級商機。

觸控IC

●AI PC會對觸控筆和觸控螢幕技術規格提出更高要求,並整合AI功能如防止手掌誤觸,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

觸控IC大廠義隆(2458-TW)的主力觸控板模組,已導入如防手掌誤觸等AI功能,指紋辨識IC及相關AI演算法也有提前布局,現階段和客戶合作開發解決方案。

數位麥克風(D-Mic)IC

●隨著AI生成式導入裝置普及,強化了手機和PC的個人助理功能,因為這以聲控為主,所以會要求更高性能的D-Mic晶片,來提高音訊接收和初步資料處理功能,提升聲控個人助理的使用體驗。

聯發科(2454-TW)旗下的鈺太(6679-TW),便是該領域的領導業者,其他同業還有鑫創(3259-TW)。

電源管理IC(PMIC)

●AI模型在邊緣裝置的導入增多,運算負擔加重,需要更精確的效能功率管控。

除了茂達(6138-TW)、致新(8081-TW)等PMIC業者之外,華碩旗下的力智(6719-TW)擁有CPU/GPU電源管理技術。

雖然力智其目前仍持續提列庫存呆滯跌價損失,存貨水位與存銷比都在高點,但從營收狀況來看表現並不如法人預期得這麼差。

本篇提到的個股較多,無法一一展示其數據亮點,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運用模組的:

「情報蒐集小助理」來快速了解近況發展、未來趨勢、長短期展望等;

「短期動能研究室」了解存貨/存銷比水位,搭配看存貨細項中製成品有無降低、製成品與原料有無升高;

「追蹤成長數據」來看法人對其營收獲利預估是看高了還是看低了,有沒有出現轉折?

最後不要忘了趕快再進行估值,看看目前股價已有反映多少成長性了!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AI PC
換機潮
升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