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中國鋰鎵出口拉警報,全球電動車與電池供應鏈恐面臨中斷危機

2025年01月03日 10: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25年1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商務部於近日發布了一份提議,計畫對某些用於製造電池組件及處理關鍵礦物(如鋰和鎵)的技術實施出口限制。

這表明,在全球新能源轉型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正進一步加強對戰略資源和技術的掌控。

背景:關鍵礦物的重要性與市場格局

鋰和鎵是現代新能源技術中的核心材料。其中,鋰主要用於電動車(EV)電池和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而鎵則是半導體和高效光電技術的關鍵原料。

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轉型的推進,對這些材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目前,中國在鋰加工和電池生產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控制了約70%的鋰化學品加工市場。

此外,中國還是鎵提取和應用的主要供應國。這些優勢使得中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然而,這一領先地位也讓其他國家對其依賴度高,特別是在技術和材料供應上。

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影響

這項提議發生在一個關鍵的國際背景下。美國即將迎來川普的第二任期,他在此前任期內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嚴厲的貿易政策,包括高關稅和技術限制。

可以預見,他的第二任期可能會延續這些手段,特別是在科技與能源領域的競爭上。

中國提議限制出口的措施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對於希望利用中國技術生產鋰化學品或依賴中國材料的西方國家而言,這可能帶來挑戰。

例如,歐美多個國家近年來積極推動電動車市場,但鋰和相關技術的供應瓶頸可能對這些計畫造成阻礙。

專家分析:政策意圖與潛在影響

電池原材料專家指出,中國此舉顯然是為了加強其全球市場領導地位,並保障國內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性。

他提到:「中國的這些措施旨在維持其市場份額,同時確保鋰化學品供應鏈的自主權。如果這些限制被正式採用,可能會對西方生產商產生壓力,特別是那些希望依賴中國技術的公司。」

另一方面,這些限制也可能對中國本土的電池製造商帶來一定挑戰。

寧德時代(CATL)、國軒高科(Gotion)和億緯鋰能(EVE Energy)等企業正積極進行海外擴展,但出口限制可能限制它們的技術和產品出口。

此外,提案中的限制還包括某些鎵提取技術,進一步顯示中國對資源與技術的嚴格控制。

結論與展望

中國對關鍵礦物及技術實施出口限制的提議,表明其試圖在全球新能源轉型的浪潮中保持競爭優勢,也被視為中國保護自身技術優勢與產業安全的重要政策。

此舉可能對依賴中國技術的國家和企業帶來嚴峻挑戰,特別是在全球加速綠色轉型的背景下,供應鏈的穩定性變得尤為重要。

不過,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推動本地化技術發展的契機。未來,全球對鋰、鎵等資源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各國可能會加速推動相關技術與資源的自主開發。

同時,這項政策可能促使國際市場尋求更多元化的供應來源,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對中國而言,這是鞏固技術與資源控制權的重要策略,但也可能面臨國際社會的質疑與競爭對抗。

展望未來,國際市場可能出現多元化供應趨勢,並推動全球在關鍵礦物和新能源技術上的競爭加劇。在這場科技與能源的競賽中,各國如何平衡合作與競爭,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議題。

 

🔔號外🔔財務比率分析開課了!
想用跟法人一樣的角度來分析公司,學習與專業投資者一樣的領先思維
懂得利用財務比率將成為你一大武器
千萬好評、備受推崇的大會計師 蔡淑惠老師 親自教授,內容絕對實用!
課程加碼 優分析資深研究員 30分鐘 實戰演練教學
直播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an
實體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2k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金屬
電動車
鋰電池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