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國會議員 Bill Foster 計劃提出新立法,要在人工智慧(AI)晶片售出後,追蹤這些晶片的去向。這項提案獲得民主、共和兩黨的支持,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像輝達Nvidia(NVDA-US)這類關鍵 AI 晶片被走私進中國,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
這項法案可能會對 AI 晶片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反映出在美中科技競爭日益升溫下,美國對晶片外流的高度警覺。
為什麼美國重視輝達晶片的流向?
因為輝達的晶片是訓練 AI 系統的關鍵零件。無論是聊天機器人、圖片生成工具,甚至是可能應用於生物武器的專用 AI 系統,都仰賴這類晶片。過去兩任總統川普與拜登都曾收緊對中國出口這些高階晶片的限制。
但《路透社》和其他媒體發現,這些被限制出口的晶片還是流入了中國。輝達則公開表示,他們沒辦法追蹤晶片售出之後的去向。
另外,中國的 AI 公司 DeepSeek 最近崛起,推出的 AI 系統實力非常強,已經對美國的 AI 技術造成威脅。根據分析機構 SemiAnalysis 的說法,這些系統用的是輝達的高階晶片,而這些晶片其實是美國禁止賣給中國的。這讓外界更擔心晶片走私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同時,新加坡檢察官已經針對一宗涉及伺服器的詐騙案起訴三個人,其中一人是中國人。這些伺服器可能裝有被禁止出口的輝達晶片,跟走私案有可能有關聯。
這項法案的具體內容
推動這項法案的伊利諾州民主黨眾議員 Foster 曾是粒子物理學家,也設計過多種電腦晶片。他指出,其實晶片本身就已具備基本的追蹤技術,而且實作上也不難。
並打算在接下來幾週內提出一項法案,要求美國相關單位訂出兩大規範:
1. 追蹤晶片在哪裡:確保晶片只出現在出口許可允許的地方。
2. 沒合法許可的晶片不能啟動:防止這些晶片在未經授權下被啟動使用。
他表示:「這不是什麼未來才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是現在就正在發生的事。到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中國共產黨或他們的軍方,已經在用大量晶片設計武器,甚至正在發展像核武一樣具威脅性的通用人工智慧(AGI)。」
雖然具體法案尚未公布,但民主黨首席議員 Raja Krishnamoorthi 與共和黨議員 John Moolenaar 都表達支持。後者表示:「我們這個小組委員會獲得兩黨大力支持,大家都希望像輝達這種公司,未來的高效能 AI 晶片裡要加上定位追蹤功能,而這項技術其實已經存在。」
晶片怎麼追蹤位置?真的可行嗎?
其實這項技術已經存在。像 Alphabet 旗下的 Google 就會追蹤自家 AI 晶片的位置,來保護其數據中心的安全。追蹤方式是利用晶片傳送訊號到安全伺服器,根據訊號傳送的時間計算晶片大概在哪個國家,這就像是用「訊號傳輸速度等於光速」的原理來估算地理位置。
雖然這技術目前還沒廣泛應用,但不少技術專家和政策顧問都表示,這樣的做法已經可以提供比現有方法更好的晶片流向監控能力。
沒授權,晶片就無法開機
除了追蹤晶片位置,議員 Foster 還希望未來能做到「不合法的晶片不能開機」。這會比追蹤位置更複雜一點,因為得設計晶片在沒有授權下就無法啟動的機制。不過他覺得現在正是時候開始跟晶片廠商好好討論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