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緊繃的國際貿易局勢,特別是美國針對電子元件及連接器等產品可能祭出的關稅政策,鼎翰(3611-TW)正積極評估並調整其全球製造與銷售佈局。公司採取了多項策略,包括轉移產能、調整售價等,旨在降低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維持其市場競爭力。
關稅衝擊下的應對策略:產能轉移與價格調整
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鼎翰(3611-TW)計劃將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中國產製品轉移至其他生產基地,以降低潛在衝擊。目前評估的可能目的地包括台灣、越南等地,具體轉移規模與地區仍在評估中,主要考量生產成本、運輸便利性以及當地政策等因素。
同時,鼎翰(3611-TW)也表示,將根據不同市場的關稅變化,適度調整產品售價,以確保競爭力。售價調整可能會影響短期銷量,但長期而言,有助於維持獲利能力。鼎翰(3611-TW)將靈活運用產能配置與價格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環境。
轉移產能,代表鼎翰(3611-TW)需要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因原供應鏈是為了配合中國產能所設計的,現在產能轉移,需要重新調整供應商、物流等環節。同時也可能面臨額外的成本支出,例如設立新生產線、培訓員工,以及初期良率較低造成的損失等。
然而,這項策略有助於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分散風險,提升供應鏈的韌性。透過分散產能,鼎翰(3611-TW)可以降低因單一地區突發事件(如天災、政策變動等)造成的影響,確保產品供應穩定。
全球生產基地佈局:台灣、中國、韓國、越南
鼎翰(3611-TW)目前在台灣和中國(北方和南方)共設有三個工廠。此外,其子公司Bluebird則在韓國和越南設有生產基地,並有少部分產品在中國代工生產。鼎翰指出「整體受到關稅的影響不大」。
從生產佈局來看,鼎翰(3611-TW)已具備一定的分散產能能力,能有效降低單一地區的風險。
美國設廠的考量:銷售規模與投資可行性
針對是否在美國設立生產據點,鼎翰(3611-TW)表示,由於目前在美國的銷售規模約為3000萬美元,這樣的規模尚不足以支撐在美國當地生產的投資可行性,因此「暫時不會考慮」。這顯示鼎翰在考量海外擴張時,會謹慎評估市場規模與投資效益。
然而,未來是否在美國設立生產基地,仍取決於美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關稅政策的變化。
短期調整與長期供應鏈策略
鼎翰(3611-TW)表示,短期內將根據已公佈的關稅政策快速調整,但長期供應鏈調整,將「視未來一年內的政策變化再進一步決定」。
長期的供應鏈調整可能包括尋找更穩定的供應商、調整生產流程以提高效率、以及開發替代物料等。
鼎翰(3611-TW)將採取靈活應對的策略,短期內快速反應,長期則保持觀望,視情況調整。
產業同行的應對策略
鼎翰(3611-TW)也提到,會與同行一樣,適度反映售價。由於原物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等因素,各家公司不得不調整售價。
這暗示著,關稅政策對整個產業都帶來了壓力,整體而言,關稅政策對整個產業都帶來了壓力,同行可能也會採取類似的策略,包括轉移產能、調整售價等。可能導致產業結構的調整,例如供應鏈重組、產能重新分配等。
追蹤重點
投資者應關注以下重點:
- 關稅政策: 密切關注美國對電子元件及連接器等產品的關稅政策變化,這將直接影響鼎翰(3611-TW)的成本結構與競爭力。
- 產能轉移: 追蹤產能轉移的進度、地點、規模及相關成本,評估其對供應鏈穩定性與獲利能力的影響。
- 美國營收: 觀察美國市場營收變化,若持續增長,可能促使公司重新評估在美設廠的可行性。